11月28日,溫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品質校園”行動推進會暨校長文化沙龍(樂清站)在溫州樂清市育英寄宿學校舉行。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280余所學校校長和各行專家共聚一堂,以跨界融合的前瞻視角,共同探討和分享辦學理念、文化思想,多維度呈現品質校園的溫州樣態。會上舉行溫州市校史館育人聯盟成立儀式,旨在通過政校館聯合發力,充分發揮學校各自優勢,深化開展校史研究、展陳、宣教等方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用、活動共辦。
溫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品質校園”行動推進會。溫州市教育局供圖
溫州市教育局將“品質校園”納入“好學溫州”全面工作規劃,創新性提出“品質校園”概念,將“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五育融合文化浸潤”作為最基本理念,倡導從精神、物質、行為、制度文化四方面著手塑造高品質校園。隨著辦學品質的穩步提升,我市正致力於實現發展品質與文化品位的深度融合與和諧統一。一方面,通過文化提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培養出一批兼具教育情懷、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教師隊伍;另一方面,緊扣核心素養、健康體魄、健全人格等關鍵詞,提煉學校文化母題,重塑學校身份標識,打造多樣化校內外空間,打磨各類課程,有機聯動課內與課外、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將學校真正打造成學生一生的精神家園。
系統“編碼”,科學化勾勒頂層藍圖
從精心培育10所樣板校、60所窗口校、106所培育校、200多個學校空間場景,到建設指導74所學校、收集全市89篇案例、打磨30份典型案例……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件件兌現的實事,是溫州高品質推進品質校園發展的真實寫照。
樂清市育英寄宿學校。溫州市教育局供圖
溫州率全國之先在整個市域範圍內全維度、全方位、系統性地推進區域校園文化建設。2023年溫州市教育局印發《溫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品質校園”文化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學年-2025學年)》,為“校校有品質,處處可育人”的溫州教育新生態構建實踐提供基本遵循。
“‘品質校園’打造行動是個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度保駕護航,賦能發展”。市教育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周承露表示,校園文化建設規劃要納入整體發展規劃之中,科學統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深挖深思辦學特色的來源與依據。
一年來,溫州市教育局已研製出臺《溫州市品質校園建設指導指標》,開發推廣品質校園建設指導平臺,為校園文化工作機制築牢科學根基;策劃組織案例大賽及案例撰寫培訓會,為品質校園經驗萃取創設良好契機;聯合舉辦40余場“大咖進校園”“校園開放日”“校長文化沙龍”“文化設計對對碰”等活動,為各校文化建設架構起交流互動的優質平臺。
溫州各地各校也積極響應、依策而行。據樂清市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柳恩理介紹,樂清市結合區域實際,成立了“品質校園”文化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和校園文化建設指導中心,專班化運作推進,先後召開動員會、推進會、研討會和評選會等,力求“硬指標”和“軟實力”實現“雙提升”。
循序“解碼”,全方位暢通人才脈絡
“各校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能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充分利用好部門、高校、校友、專家等社會人才資源”。市局副局長朱景高強調,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廣大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和有生力量,要強化人才保障,做到“人盡其才,悉用其力”。
溫州市秉持由表及裏、由點及面之理念,當下正逐步有序地編織起校園文化建設人才隊伍的“一張網”。市局設立校園文化研究院,聘請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張索擔任院長,各領域知名專家擔綱顧問,校長文化沙龍(樂清站)特別邀請上海美術學院院長、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作跨界專題講座;組建並擴充市縣兩級校園文化建設指導中心、校園文化專家庫,全市現有58位專家覆蓋14個不同專業領域,已組織37位專家多頻次深入106所培育校進行專業指導。各校由書記、校長擔任學校首席文化官(CCO),建設有校長、分管校長、校辦或者專班組成的微團隊,協同校內語文、歷史、美術、後勤等教師和部門組成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具體落實。例如,面對資金緊張的情況,泰順文祥小學與溫州育英學校積極動員校內教師,調動美術教師主導學校空置墻體以及廊道文化墻的設計與繪製工作。
此外,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嘗試將名家專家“引進來”,教育學、設計學、建築學等領域大家紛紛入校予以“點位”指導。例如,龍灣區第二小學教育集團聘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肖龍海教授為文化建設特邀顧問;溫州市未來小學教育集團邀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四根教授任文化顧問;永嘉縣甌北第一小學聘請浙江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夏盛品為專家顧問,制定並論證五年規劃的可行性。
協同“加碼”,多維度拓寬資源渠道
以校園所在地為原點,以兩公里為半徑畫圈,學校自發探索撬動包括政府、高校、企業、社區、場館、家長等社會資源的發力點。以“校園+”模式為紐帶,與屬地街區構建聯動關係,不同學校結合自身特色與優勢,給出了各自的“最新解”。
樂清市育英寄宿學校。溫州市教育局供圖
甌海區的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溫州大學附屬茶山實驗小學等三所學校,依託高校園區的地理優勢實現“把運動會辦到大學裏”,做到每年運動會在不同的高校操場上舉辦;“把大學教授請到課堂上”,支援有高校教職的學生家長接續不斷地講好系列課程;“把名家作品搬進校園來”,校園內隨處可見大師作品以及高校捐贈等。又如溫州藝術學校巧妙激活周圍一公里的公共文化與藝術空間,與九山街區的黃群別業、徐定超故居及溫州教育史館聯動,共同打造了一條靚麗的文化藝術長廊。
3次對接供水集團,5年聯繫相關部門整改……樂清市城南第一小學憑藉財政撥款、社會捐助、校企合作等多渠道之力成功籌集800余萬資金,並聯繫政府各職能部門、企業界同仁、廣大愛心人士的三股支援力量匯聚成了改變該校面貌的強勁動能。
下一階段,溫州教育將繼續支援校園文化場域更新,助力多渠道籌措資金;編製品質校園案例集,直觀展現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溫州樣本”;鼓勵學校小點位、小體量、小投入打造可持續校園文化場景,刺激校本精神文化基因有機融入空間場景之中,使之與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相輔相成。(溫州市教育局發展服務中心 夏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