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永嘉崑曲保護條例》實施 永昆的涅槃之路

時間:2024-07-18 16:20:21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程瀟瀟

從溫州山水中孕育的永昆《拜月記》重新走入溫州山水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7月1日起,《溫州市永嘉崑曲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溫州以立法破題,助力永嘉崑曲“戲”水長流,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崑曲被公認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最臻至完美的一枝。2001年,600歲的崑曲先於4000歲的古琴被推選為首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當時崑曲已瀕危,亟待拯救,更契合“非遺”的本意。而永嘉崑曲,作為崑曲的一個古老流派,是這根花枝上的一朵奇葩。

早在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就曾對搶救和振興永嘉崑曲作出重要批示,成為永昆走向新生的重要節點之一。從盛極一時到凋零殆盡,再到如今的欣欣向榮,永昆作為溫州最古老、最具地域特色的劇種,顯示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強韌生命力。

永昆之韻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戲曲奇葩

誕生於元代的崑曲,集音樂、舞蹈及文學之美于一身,被譽為“雅昆”。到了清後期,崑曲日益“文雅”而缺乏創新,陷入孤芳自賞的窘境,同時,京劇等地方戲紛紛崛起,崑曲在與之抗衡中敗落,逐漸淡出大眾視線。

不同於“雅昆”,成長于溫州曠野廟臺的永昆,自誕生起就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明代姜淮《歧海瑣談》記載:“每歲元夕後戲劇盛行,雖延過酷暑,勿為少輟。如府縣有禁,則托為禳災、賽禱……”可見,當時的溫州戲劇,是一種依託廟會文化、近乎狂熱的民間演出活動。由此孕生的永昆,是完全平民化的戲曲形式,其流行地域以溫州為中心輻射溫嶺、台州、麗水、福鼎一帶。

“平民化”的永昆,擅用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演大眾喜聞樂見的故事。

從演繹方式上看,永昆唱腔有別於蘇昆講究的“水磨、咬字、冷板、氣口”,所秉承的是“畸農市女,順口可歌”。其表演講究“以神導形、以形托神”,如《吃糠》中趙五娘的那一“噎”:雙目圓瞪,脖頸挺直,淚光閃爍,舉碗至頭頂,用筷子在碗裏連連下戳……取材自真實生活的演繹方式,“噎”出了藝術,也“噎”出了共情。

從內容上看,永昆以描摹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見長,所流傳下的劇目多為懲惡揚善的“爽劇”。不同於其他劇種,永昆藝人十分擅長自編當地奇聞軼事。如“同福”昆班的《對金牌》,講的就是江心嶼惡僧祖傑殺害余氏一家七口的命案,正是當時的社會熱點。可以説,“取悅”平民大眾是永昆的“拿手好戲”,其所唱所演映射的是“平民意識”。

正因紮根於民,永昆才得以擁有堅韌不拔的生命力。自清咸豐至新中國成立的百年間,即便“雅昆”絕跡,永昆戲班依舊在浙南閩北大地上流動不息,此消彼長,從未停歇,其中最有名的是新同福與新品玉。抗戰爆發後,戲班演出一度受到禁錮。但新中國成立後,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南春班社流散的昆班藝人又重組了“巨輪昆劇團”,繼續為浙南廣袤農村的勞動人民送去他們鍾愛的精神食糧。1957年,溫州成立戲曲學訓練班為永嘉昆劇團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

《釵釧記》劇照 瞿明華/攝

永昆之興 從凋零到綻放的堅韌之路

一如其他地方劇種,在上世紀中後期的時代浪潮中,永昆也迅速凋零。但當中國戲曲從凍土中甦醒,各種聲腔競相綻放之時,永昆卻因人才斷層,成為絕響。

2000年初,剛剛成立4個多月的永嘉崑曲傳習所,為重振永昆,決定將誕生於南宋溫州的“中國最早戲劇”《張協狀元》搬上中國首屆藝術節的舞臺,重現絕跡戲臺的“南戲活化石”。然而在當時,老一輩永昆藝人凋零殆盡,新成立的永嘉崑曲傳習所又還是個“空架子”,找誰來演成了難題。永嘉崑曲傳習所歷經在溫州、杭州兩地的一番苦尋,終於湊齊了5名有永昆底子的演員,並請59歲的退休永昆女小生林媚媚出山擔綱主演,6人一台戲,分飾劇中12個角色。

就這樣,這部戲在缺錢、缺人手、缺場地的窘迫條件下,星夜兼程排練了23天。2000年4月1日,在名家如林的首屆中國昆劇藝術節上,永昆《張協狀元》橫空出世,艷驚四座,造就了戲曲界“到處逢人説永昆”的佳話。著名戲曲家郭漢城更是欣喜不已:“《張協狀元》把南戲粗糙、原始、不完整但生活氣息濃郁、表演大膽的民間情趣,與精緻的昆劇相結合,這為昆劇的創新、改革、發展指出了一條新路。”

彼時,名聲大噪的表像下,永昆處境依舊窘迫。永嘉昆劇傳習所因編制不足,連基本的行當都不全。一個劇團無法維持正常的排練與演出,便難以存活,更何談振興永昆?

拐點在2005年5月到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楠溪江考察調研期間,悄悄來到群眾中間,與當地村民一起觀看了精彩的永昆表演。在習近平的直接關懷下,永嘉昆劇團(原永嘉戲曲傳習所)于當年6月恢復建制,躋身原文化部重點扶持的七個昆劇團之一。次年,永昆向浙江省申報非遺獲得成功,由此踏上振興之路。

近年來,永昆深入挖掘與整理傳統劇目,如同探寶之旅,成功發掘出傳統大戲21本、摺子戲50多出,更排演了《琵琶記》《荊釵記》等諸多代表劇目。其間,永昆演員與劇目榮獲國家級、省市級50多個獎項,十多出摺子戲更入選“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彰顯了永昆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為擴大永昆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的認知度與影響力,永嘉昆劇團積極拓展校團合作,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古老永昆注入新活力。當前已在永嘉縣中小學開設27處永昆教學實踐基地,開展免費“戲曲啟蒙教育”,與42所學校結對合作,培養崑曲愛好者近萬人。

去年,永嘉崑曲表演及音樂特點分享會在北京正乙祠戲樓成功舉辦,促進南北戲韻的交融。同時,溫州借助央視春節戲曲晚會的“後晚會效應”,打造“永昆週末百姓劇場”等惠民品牌,每年吸引受眾達20余萬人。永嘉昆劇團聯手永嘉旅遊投資集團,創意打造的永嘉昆劇團首部實景永昆《牡丹亭·驚夢》,與楠溪江詩畫山水融為一體,成為吸引大批遊客觀光駐足的文旅明珠。

為擴大全球傳播效能,永昆攜《牡丹亭·遊園》參加2022世界溫州僑胞“甌江潮 同春樂”春節聯歡晚會全球直播,連續八屆參加中國崑曲藝術節會演,並赴台灣、香港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永昆微電影《追尋》更榮獲首屆“高教社杯”高等學校“用外語講中國故事”優秀短視頻一等獎……永昆承擔起文化使者的職責,展示著中華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國際影響力。

《殺狗記》金亦武/攝

永昆之望 立法保護下的新時代傳承發展

清代劉廷璣有雲:“海鹽浙腔,古風猶存,他處難覓。”永嘉崑曲,作為“中國僅存的海鹽遺響”,承載著“戲曲活化石”之譽,其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然而,對於瀕危劇種的保護與傳承,世間不乏質疑之聲,認為“無法留存,即是缺乏生命力”。然而,新編永昆《張協狀元》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永昆之存續價值:其形式雖古舊簡陋,然其內蘊之美學理念卻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由永昆之例,延展至稀有劇種之保護與發展,有三點思考尤需銘記:

一者,順應發展規律,既要典藏,亦要創新。稀有劇種因流傳範圍有限、傳承劇目稀缺,更需創新內容與傳播路徑,以迎合“觀眾之選”。對於那些未能與時俱進、終被時代淘汰之劇種,我們應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入檔存照”,典藏一方地域之文化與歷史記憶。

二者,保護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母語”。流行于特定地域之稀有劇種,其音樂、唱腔與表演程式往往蘊含濃郁的地域風情。我們應珍視這種“文化基因”的傳承,展現中國戲曲之豐富多元、獨具匠心之魅力。

三者,創新表達語言與路徑,邁向更廣闊之舞臺。稀有劇種唯有被更多人觀賞、理解,被更多年輕人模倣、喜愛與傳承,方能生生不息。因此,更應積極探索“破圈”之路,開闢與觀眾連接之新徑。

永嘉崑曲,一如眾多稀有劇種或古老非遺所面臨的困境,藝術特質流失、保護工作碎片化、創新不足、市場生命力羸弱等問題亟待解決。

本月實施的《溫州市永嘉崑曲保護條例》,著眼于打造保護、傳承與發展之全閉環流程體系,建立全市“一盤棋”之協調機制。該條例以保障戲曲之多樣化、可持續、良性發展為出發點,為永嘉崑曲煥發歷史魅力與時代活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條例》針對永嘉崑曲保護工作之系統性、方式方法、藝術特質、人才培養等主要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具體要求。諸如編制永嘉崑曲保護專項規劃,開展資源調查,建立保護資源名錄與數據庫,實行分級分類保護;組織挖掘整理傳統作品,支援定期復排演出,對瀕臨消失之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等。

在護航永昆之傳播與普及的同時,《條例》還聚焦于“永昆”之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提出推動國有永嘉崑曲演出團體改革,鼓勵和支援其建立健全劇目題材與版本多樣化機制,推動永嘉崑曲數字化建設,促進其與休閒旅遊、文化創意等産業之融合發展。

時光荏苒,永嘉崑曲穿越歷史長河而來,于新時代立法之翼下,必將翱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