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是服務居民最近的地方,關係著千家萬戶。7月8日,溫州市鹿城區召開基層小區治理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形式,學習借鑒先進做法,並對基層小區治理下步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奮力探索具有鹿城特色的治理新路徑。
因地制宜 多元參與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在現場觀摩活動中,與會人員深入走訪了南匯街道大自然社區、蒲鞋市街道橫河社區以及五馬街道府前社區,實地考察了3個獨具特色的小區治理案例,直觀感受到了鹿城在小區治理創新方面的鮮活實踐與顯著成效。
在南匯街道大自然社區鄰里公園,“榕亭·愛心早餐屋”吸引了眾多關注。據悉,該早餐屋于2022年正式運作,由退休老幹部戴瑞興帶領56位老人共同組建榕亭義工隊運營。兩年來,團隊穩定、項目資金持續、活動常態開展,為全區打造社區慈善地標、引領社區道德風尚厚植了強有力的根基。
走進蒲鞋市街道橫河北小區,這裡利用文明創建和污水管網改造等契機,實施交通微迴圈改造,創新通過“五子棋”工作法,即摸清底子、放下桿子、擦亮面子、管好銀子、趟出路子,探索老舊小區公共環境序化管理,在每年實現創收20余萬元的同時,運用結余資金持續改造提升小區基礎設施建設,以小區“微治理”實現群眾幸福大提升。
位於五馬街道府前社區的廣信大廈是老城區典型的人口密集型安置房小區,在小區管理上難度較大。為此,小區業委會切實發揮主人翁作用,從微小事入手,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議事、多元主體參與”的工作方法。近年來,小區在各類陣地建設、車輛管理等方面成效顯著,曾獲溫州市十佳“共用社·幸福裏”建設單元、十佳小區業委會等榮譽稱號。
3個現場觀摩案例展現了鹿城區在基層治理方面的創新與活力,也彰顯了政府、社會組織、業委會及廣大居民多元參與的協同治理力量。“現如今,需要推動小區治理從突擊整治轉向長效管理,持續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鹿城區委社工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深化這些好經驗、好做法,把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讓‘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
匯聚合力 創新求變 謀劃基層治理新格局
南匯街道引進“片區大物業”對龍源社區20個小區實行服務管理,蒲鞋市街道不斷探索老舊小區交通微迴圈改造,五馬街道以廣信大廈為試點實行社區、業委會和物業“三方”協同共治……在鹿城區,一場關於基層小區治理的創新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為進一步拓展基層小區治理的廣度與深度,鹿城區還邀請了區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以及益薈社工代表參與其中,共同探討如何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區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聚焦行業管理自律,分享了如何護航物業企業健康發展的寶貴經驗;益薈社工作為社會服務機構,從協同參與角度,探討了如何增強社區統籌管理軟實力……這些經驗交流不僅加深了政府、行業協會、社工機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也為鹿城強化基層小區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動力。
隨著一系列創新舉措的落地生根,鹿城區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共建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未來,鹿城區將繼續秉持創新求變精神,深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治理模式,以“自主打造、事在人為、幹群一心”來凝聚小區治理的強大合力,努力將每一個小區建設成為安全、舒適、和諧的美好家園,共同繪就鹿城善治的美好畫卷。(林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