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精神助力鄉村振興 溫州洞頭賦能紅色文旅

時間:2024-06-03 15:58:23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黃文盈

溫州洞頭海霞村 圖源:浙江新聞網

“你們是誰?”初到溫州洞頭的人,總是對一群身著迷彩服的姑娘感到好奇。

“我們是‘海霞’,女民兵。”60多年前,一群不戀都市戀海島的姑娘守島戍邊、建設家園,孕育形成了“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

海風吹過半個多世紀,昔日荒涼的海島漁村蝶變為美麗的海上花園。新時代,“海霞精神”有了更多的新內涵。在海島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她們”也有了更大作為。

馬上進入旅遊旺季,洞頭“海霞”們比往日更加忙碌。

“海霞”姑娘賦能紅色文旅

海霞村一年接待17萬遊客

五月底的洞頭,海風和煦,天氣宜人。

坐落于洞頭東北面的海霞村,是聞名全國的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的誕生地、駐紮地。當天,遊客黃先生一家參觀了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海霞軍事主題公園,又近距離觀看女民兵軍事課目展演,沉浸式感受海霞文化。

1960年,汪月霞成為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首任連長,帶領著一批批“鏗鏘玫瑰”,守護海島、建設海島。如今,“海霞”姑娘們依舊承擔著社會服務各項職責,為服務國防建設、發展地方經濟、維護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連長陳盈盈説,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女子民兵要深耕紅色文化,盤活紅色資源,為鄉村振興賦能。

為此,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與海霞村結對共建,融合打造海霞文化發展中心教育研學産業、軍事主題公園軍旅體驗産業、海霞青年營石厝文旅項目、海霞村共富産業,形成“一館一中心一營一路一園”的産業格局。

“每次軍營開放日活動,我們都會進行一次免費講解、開放一次連隊營院、組織一次課目演示、播放一次《海霞》影片,吸引更多人接受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副指導員陳樂婷介紹。

以“紅色文化”帶動“紅色産業”共富場景落地,“海霞”姑娘助推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為鄉村振興優勢,為洞頭紅色旅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助力百姓增收。

2023年,海霞村接待遊客17余萬人;海霞文化發展中心全年承辦研學研訓活動243期,營業額達1100余萬元。

近期,“海霞”姑娘們正聯動洞頭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謀劃海霞村沉浸式情景體驗秀項目,以期通過帶有社交屬性的紅色文旅項目,讓“海霞精神”感召更多的人,該項目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留守漁嫂變身“漁家廚娘”

用鍋勺鍋鏟撐起“半邊天”

在洞頭,“海霞精神”並不是女子民兵連專屬,而是潛移默化地影響所有人。漁家廚娘,便是最好的例子。

記者在洞頭“最海鮮”集散中心漁家廚娘海鮮代加工點看到,漁家廚娘楊素蘭手持鍋鏟,神情專注地烹飪著各種鮮美食材,爆炒魷魚、蒜蓉蝦、海鮮鹹飯……一道道特色菜品陸續出鍋,美味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五一期間,我們一天最多燒七八十桌,每天忙得團團轉,雖然累但收入增加了不少,感覺日子過得很充實很有盼頭。”楊素蘭説。

今年39歲的潘小蘭,原本是全職家庭主婦,儘管多次想去打工賺錢,無奈家裏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現在在家門口做起了漁家廚娘,每月增收幾千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年來,洞頭將“海霞精神”融入婦女創業創新之中,創新打造海霞漁家廚娘隊伍,以海霞文化建設的正能量,不斷激勵著海島婦女自強自立奔共富。目前,洞頭漁家廚娘隊伍已有1200余人,形成了到府代廚、團體代餐、食材代買、小吃代做等鏈式發展業態,用鍋勺鍋鏟撐起了“半邊天”。

為了給更多廚娘提供烹飪場所,洞頭還在“最海鮮”集散中心空余場地搭建漁家廚娘海鮮代加工場所,將160多處石厝民宿變為“共用餐廳”,給廚娘代廚提供支援。

洞頭東岙頂村民宿老闆娘陳寶珍説,村裏的很多民宿由民房改造而來,接待能力有限,很少提供餐飲服務。自去年村裏推出共用廚房和吃住小包團套餐後,生意越來越紅火。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漁家廚娘項目已帶動就業3000多人,走出了一條匯聚巾幗力量、勵志創業創新、助力共同富裕的“擴中提低”新路徑。

多元文旅領域創業顯優勢

洞頭90%民宿都是女老闆

賞碧海藍天嬉浪弄潮,品海島風俗枕風聽濤。近年來,洞頭區緊盯“國際旅遊島”建設目標,依託海洋經濟擘畫全域旅遊,高品質推進海上花園建設。

在洞頭旅遊從業者群體中,有一項數據讓人吃驚。據洞頭區文廣旅體局數據,洞頭正在經營的658家民宿中,女老闆佔比90%。

葉倩影是洞頭壟頭村半日民宿主理人,之前從事設計工作。儘管薪水很不錯,但愛好旅遊的她不願拘泥于一成不變的生活,於是辭職回鄉改造了自家老房子,開啟民宿創業之路。

從方案設計、拆改裝修、到軟裝佈置,葉倩影為了打造她理想中的奶油風民宿,傾注了全部的心血。2022年10月,民宿正式營業後,訂單一直不錯,去年凈利潤達到40萬元。

潘春環比葉倩影更早投身洞頭民宿行業,由她打造的“伴House”的民宿群在保留古石厝風霜脈絡的基礎上,增加了建築幾何設計,呈現外部古樸、內部舒適的特點,提升居住體驗感。在她的傾心經營下,民宿名聲越來越響,成為洞頭漁村精品民宿的一張金名片。

“可能從小受‘海霞精神’的滋養,我們海島女性骨子裏就有一股不服輸、不怕吃苦的勁頭,所以我回來了。”潘春環説,在創業過程中,當地政府也給了很多“紅利”,讓她愈發覺得回鄉發展是正確的選擇。

“‘海霞精神’中堅韌、敢於挑戰的精神,引領女性創業者們在文旅行業不斷推陳出新,推動行業發展。”從事洞頭文旅提升工作的科技特派員、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李俊表示,在更加注重生活與體驗的多元文旅領域,女性從業者憑藉細膩、堅韌、講創意、善溝通等特點,展現出其獨特優勢。

事實上,除了文旅行業,洞頭女性群體活躍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為洞頭鄉村振興和海上花園建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