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想地,看改革|蔣儒標:中國式現代化在龍港得到生動實踐

時間:2024-01-18 14:30:00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中欣

■溫州市委黨校副校長蔣儒標

去年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開始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是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夢”。這個中國夢的實現時間是在2050年,但實際上從現在開始到2050年,近30年時間它是一個局部推進、循序漸進的過程。去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而在龍港,我發現中國式現代化藍圖在這裡得到了生動實踐,為全國打造了非常好的樣本。龍港這個樣本,實際上是由4塊拼圖組成。

第一塊拼圖是供給,就是百姓想要購買的東西的生産;第二塊拼圖是需求,就是百姓要有錢來購買。從供給和需求角度來講,今天在龍港實地體驗後,我感受非常深的,是龍港的有效供給跟有效需求匹配得非常好,它帶來的有效供給,是通過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尤其是以數字經濟、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戰略型産業的快速發展來提供。而需求主要是靠百姓的生活水準的提高、收入水準的提高。根據我的調研情況來看,龍港的中等收入人群大概在75%以上,這就為百姓需求的創造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供圖

供給和需求這兩塊拼圖要有效匹配起來,那就要靠第三塊拼圖。第三塊拼圖是什麼,就是綜合的推動力,簡單來講就是創新、改革、開放。而龍港正是通過創新、立市、改革,在開放過程當中,不斷地發展壯大城市。所以,龍港的現代化進程本身就是創新、改革、開放的典型。

第四塊拼圖,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民生福祉水準的提高。因為這是屬於中國式現代化最後真正落腳的東西。民生福祉水準的提高,主要從兩個角度來反映:第一是百姓民生福祉所能提供的環境,二是百姓的具體民生福祉水準的提升。

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供圖

從環境角度來講,第一個是城鄉融合,即新型城鎮化跟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融合。這個融合非常典型的一個範本,就是我們今天的城市體驗官活動走訪的華中社區。華中社區,本身是新型城市化建設跟鄉村全面振興融合得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兩者的融合在這裡可以説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第二個是整個生態環境的提升,大家都能感受到,這幾年龍港整個生態環境提升得非常快。這兩塊為民生福祉的總體提升創造了環境。

民生福祉除了環境提升以外,還要有讓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具體水準的提升,主要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城鄉差距的快速縮小。龍港在撤鎮設市這幾年,整體教育總體水準、醫療保障水準、社保水準的提升是非常快的,而且整個覆蓋面非常廣。一般來講,一個地方如果城鄉差距小于兩倍以下,這個地方的生活水準就比較高。全省去年城鄉收入差距是1.92,龍港從2019年設市到2020年城鄉差距是1.86,2021年城鄉差距是1.83,2022年城鄉差距是1.82,這説明龍港的城鄉差距水準不僅小于2,也遠遠小于全省平均差距,而且這個差距還在不斷縮小,就説明瞭龍港的民生福祉的水準在不斷提升。

所以説,這次來龍港實地體驗,看到龍港的有效産品的供給和有效需求的提升,這兩塊匹配起來,通過改革開放創新來推動,最後真正落腳到百姓民生福祉的提升,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龍港樣本”。(中共龍港市委宣傳統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