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十月廿三會市

時間:2023-12-04 14:25:54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洪小兵

甌江文藝供圖

自我有記憶以來,我的老家馬嶼農曆十月廿三有傳統集市廟會。小孩的我曾問過祖父,“會市”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祖父説,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也是小時候就知道有“會市”這個傳統習俗的,應該有幾百年曆史了吧。小時候,小鎮上沒什麼特別盛大的娛樂活動,一年一度的馬嶼會市,記憶中是我最期盼的日子。

傳説,馬嶼的得名由來是一位名叫馬公的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在馬嶼這個地方開墾燒荒的人,後來慢慢發展為一個小村。在他生日這天,即農曆十月廿三,周圍的百姓從四週趕來為他祝壽。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叫馬嶼。

據文獻記載,明朝嘉靖元年(1522)開始,每年農曆十月廿三前後,馬嶼舉行盛大的民俗活動,溫州各地,甚至福建等地的商販,手工業戶、還有本地的農戶紛紛匯聚馬嶼街,各種生活用品、各地小吃、農副産品、農耕用具等等琳瑯滿目,同時,當地一些傳統民俗文化節目,外地慕名而來的雜技團、馬戲團、戲班等等在會市期間演出,慢慢發展為今天的集市廟會。清末,十月廿三被確定為馬嶼廟會之日。2014年1月列入第七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七八十年代,馬嶼會市,沿街設攤主要集中在馬嶼的老街,稱之“上街、下街”,會市期間父母親都忙碌著,不在家,叮囑我們姐妹倆別出去,在家呆著。可外面實在是太熱鬧了,太吸引人了,我和小妹耐不住“寂寞”,姐妹倆自個商量了,決定像大人一樣出來趕集。記得那年很冷,我倆穿著厚厚的外衣手拉著手走在人群中,可街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倆被人流“打油槙”擠散了,害怕得都要哭起來。祖母知道後“排除萬難”找到我和小妹,把我倆安放在上街的一家文具店,站在店裏看人潮涌動“看風景”。有一年的會市,母親早早把我和小妹領到上街頭的大媽家,站在樓上“看風景”。只見街上全是人頭攢動,有遊手好閒的人故意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發出“嗨喲嗨喲”嘈雜的戲笑聲。

八十年代後,馬嶼發展了三馬路、雙嶼南北路、鎮前街等主要街道,集市中心分散在不同的街道上,老街的壓力釋放了些。小販們或沿街設攤,或租用店面,遠近聞名的舞龍舞獅隊、飛車表演隊、燈籠展會、兒童遊園、地方特色的戲劇曲藝、溫州鼓詞,紛紛登場馬嶼廟會,除了傳統的農副産品、農耕用具,集市上還有木質傢具、竹制用品、植物盆栽、瓷器瓶罐等等展銷。攤位上商販們撕心裂肺叫著“大削價大削價”,小吃攤位叫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盛大的廟會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來趕集,整個馬嶼集市就像一個歡樂的海洋,熱鬧程度勝過春節。通常地方戲、鼓詞會持續上演一段時間,我們家客人來來往往,比過年還熱鬧,農村來的親戚會來家裏住上幾天,看看戲,喝喝酒。

甌江文藝供圖

會市期間,學校放假,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光。在吹糖人販擔面前,我目不轉睛看著,小販嫺熟的吹著,捏著,一會兒功夫,孫猴吹好了,“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咯嘣吹糖人”,祖母給我買一個,我拿在手裏,不捨得吃,偶爾用嘴巴舔一下。來到捏米塑的販擔面前,我又挪不動腳了,米塑捏好的圖案惟妙惟肖,有人物、鳥獸、龍鳳等等,太逼真了,我很興奮,祖母也給我買一個。糖人與米塑,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即是歷史的見證,又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屬性,綻放在指尖的藝術品,呈現出一個鮮活世界。

小時候,入冬以後,大人們會仔細盤算著過年要買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資,她們總説等等吧,等十月廿三會市的時候再買。母親和祖母在會市期間分頭給家裏人添置衣服,置辦過年物資,忙忙碌碌著為年的到來準備著。祖母經常説,過了十月廿三,年也就快到了。

長大後離開老家,每年的十月廿三會市,祖母都會準備好飯菜電話我,“馬嶼會市了,你早點來啊,帶同學朋友來家裏吃飯呢。”趕集吃飯不重要,借會市之名去老家陪伴祖父母才是我心之所願。每年守著十月廿三會市如約而來,享受與親人手挽手,與小販討價還價的美好時光。後來忙於工作和孩子,會市的興趣漸漸淡去。如今,祖父母不在了,老家馬嶼十月廿三會市也逐漸淡出了我的生活。但“十月廿三”這聲音早已深深印在我腦海裏,似遙遠的迴響。

有人説,十月廿三會市,是馬嶼人從小開到大的會議,説得一點都沒錯。“十月廿三”,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印記在我成長歲月裏,如絲絲溫暖的陪伴,走過人生的幾十個春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首來時路,我們總是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作告別,馬嶼十月廿三會市,近八百年的歷史,一年一度的盛會,是一次次的喜相逢,也是一次次的的深情告別。

甌江文藝供圖

洪小兵,瑞安城市學院,高級講師。平常忙時幹活,閒時讀書。多篇散文發表在《瑞安日報》上。(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