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溫州洞頭:生態“杠桿”撬動産業崛起海島振興

時間:2023-09-19 16:24:01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中欣

“海外桃源別有天,此間小住亦神仙。”驅車至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330國道靈霓海堤段,眼前會被海天一色的景象吸引:堤那頭,是山海環抱的“海上花園”城市;堤兩側,是萬頃波濤,不時有海鷗斜翅飛過……一幅“城在海中、村在花中、島在景中、人在畫中”的圖景映入眼簾。

山海兼勝,風光旖旎,洞頭的美是深入開展美麗海灣建設、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生動注腳。

2018年,洞頭成為首個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海島區;2022年,洞頭諸灣入選全國8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之一,“修復藍色海灣打造生態共富海島樣板”也入選浙江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最佳實踐名單。

藍灣行動重現碧海金沙

東岙沙灘 圖源:中國環境報

“自從東岙沙灘修復後,今年營業額至少翻了一倍。”民宿老闆洪求強的朋友圈,記錄了東岙村的點滴變化:白凈沙灘映襯著碧海藍天,沙灘邊環繞著漁家民宿。135米長的沙灘上,孩子們追逐嬉戲。在家門口吹海風、玩沙子,仿佛回到了從前。

“回到了從前”,是滿滿的欣喜,也是對現今洞頭沙灘整治修復成果的認可。

上世紀80年代末,在填海造地、取沙建房、建造碼頭的影響下,面積達1.84萬平方米的東岙沙灘,最後只剩下裸露的碎石。

靠海吃海的日子難以為繼,小漁村日漸頹敗,不少村民只得進城打工。現實面前,洞頭人幡然醒悟,靠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換來的發展,不可能長久。

痛定思痛,2016年開始,洞頭成為全國首批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8個試點城市,啟動實施了“藍色海灣”一期整治工程。整治主要包括海洋環境綜合治理、沙灘整治修復和生態廊道建設等項目,東岙村被納入項目建設重點。

通過整治,東岙灣沙灘恢復了原貌,帶來了全國遊客,也吸引了早期外出打拼的鄉賢回歸創業。

除了沙灘,洞頭的美麗蛻變從岸上到水下無處不在。岸上,開展污水管網提升和普查,採用“厭氧發酵+人工濕地”處理工藝,對沿線村居的生活污水進行截污納管、集中處理,實現中水回收、灌溉花草,做到了海島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覆蓋率、設施運作率、排放達標率三個100%,有效減少了入海排污。水下,通過採用羊棲菜、紫菜、藤壺等貝藻耦合的模式進行海藻場修復,提升了附近海域的初級生産力,同時為小魚蝦避敵、索餌、産卵、生活提供了場所,有效地恢復了海域的生態系統。

“經過一系列整治,洞頭處處可見藍天、碧海、金沙的美麗風景。”洞頭區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説。

步步推進織就人海共生

霓嶼濱海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圖源:中國環境報

漫步在霓嶼紅樹林科研棧道,映入眼簾的是連綿成片的“樹海”,仰望天空,鳥兒隨處可見。紅樹林下,有小蟹橫爬、彈涂魚跳躍,一幅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

“我家就住洞頭,整治後景色大不一樣,我經常到這裡寫生。”黃昭勇是洞頭區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他見證了霓嶼從淤泥灘地到“海上森林”的蝶變。

作為“藍色海灣”二期工程的重點項目,十里濕地建設工程和霓嶼濱海紅樹林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是洞頭區濱海生態修復的關鍵。霓嶼作為同時具有南方紅樹林和北方檉柳生長的典型過渡帶,原來佈滿了互花米草、塊石、雜物。“藍色海灣”二期項目實施以後,洞頭種植了千畝紅樹林、百畝檉柳林,成活率高達91%以上,形成了全國唯一的“南紅北柳”生態交錯區,構築了潮間帶,增加了生物多樣性。

跟蹤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紅樹林種植面積擴大為原來的兩倍,恢復了底棲生物環境,吸引了大批候鳥來此棲息,紅樹林區域潮間帶生物量增加23%以上,已調查到鳥類9目22科38屬57種。

除了濱海生態修復,海島海域生態修復也是“藍色海灣”二期工程的重頭戲。2020年12月28日上午,隨著一聲“開工”令下,建成14年的靈霓大堤壩頭段就被鑿開口子迎來破堤通海,讓人工隔開14年的“兩片海”重新聯通,有效提升了海水交換、納潮能力,打通了魚蝦類洄遊通道,恢復了海域生態。

此外,洞頭還推進“生態海堤”建設,將15公里硬化海堤改造成為“堤前”濕地帶、“堤身”結構帶、“堤後”緩衝帶,形成了濱海綠色生態走廊;開展了“退養還海”,推動傳統漁業向都市休閒漁業轉型;進行了“漁港疏浚”,洞頭、東沙兩大漁港共清淤157萬立方米,港內水深平均提升2.7米,不僅改善了漁港水質和通航能力,更激發了漁港經濟活力……

如今,在洞頭,一幅“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人和”的美麗景象初步顯現。

碧海藍天激活“藍色經濟”

韭菜岙沙灘 圖源:中國環境報

到洞頭遊玩,怎麼能缺得了沙灘?韭菜岙沙灘,這片浙南超大人工沙灘的建成,讓“整個村子都被激活了”。僅在半屏島,如今涌現出民宿漁家樂60多家、床位近1000張,村裏的農房租金相較幾年前漲了將近20倍。

一片沙灘帶火一方經濟。這份美好正是來源於洞頭多年對海洋生態的持續守護。洞頭人民深刻感受到,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提升的是環境,帶來的是發展新動能。

比如,通過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洞頭修復海洋生態廊道16公里、沙灘17萬平方米、濱海濕地86公頃,“南紅北柳”年固碳近200噸,紫菜、羊棲菜年吸碳近1.4萬噸,為實現“碳中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藍色海灣”逐漸轉化為“藍色經濟”,藍灣行動大幅提升了洞頭的社會發展前景。近年來,洞頭區借助國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打響生態品牌,利用生態“杠桿”撬動了産業崛起、海島振興,落地開工億元項目30個,總投資449億元,激活29個爛尾項目,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2%,增速居溫州市第一。

隨著投資環境改善,旅遊發展提速,百姓換了個方式“靠海吃海”,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吃起了旅遊飯。整個洞頭區形成了15個精品民宿村落,老百姓工資性、財産性、經營性收入大幅增長,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58,均衡度排在浙江前列。

今年,洞頭還錨定“國際生態旅遊島”定位,對標5A級旅遊景區創建標準,加快建設國家海上國民休閒運動中心,爭取在今後5年時間內創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旅遊度假區,旅遊業增加值突破21億元。

“未來,洞頭還將持續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做好生態保護、修復、提升文章,建設‘海上花園’,創新書寫建設共同富裕的海上花園新篇章。”溫州市生態環境局洞頭分局相關負責人説。(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