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2通(方)文物入選這份國家級名錄

時間:2023-07-24 17:06:18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中欣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佈《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從戰國至清,文字種類包含漢文、藏文、蒙文、滿文、維吾爾文等20種。其中浙江省38通(方)重要文物入選,溫州2通(方)重要文物入選。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 圖源:溫州發佈

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指在各種石材上雕刻銘文,包括碑、碣、墓誌、摩崖、造像、刻經等主要類型,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價值的古代物質遺存。我國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數量巨大、種類繁多,是獨特的歷史文化載體。古代碑刻石刻文物集書法、繪畫、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于一身,記錄了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天文、地理、風物等多維度、豐富的歷史資訊。

溫州有2通(方)重要文物入選,分別是東晉鹹康四年朱曼妻薛氏買地券和沈括題名。

東晉《朱曼妻薛氏買地券》石刻

東晉《朱曼妻薛氏買地券》石刻,長30釐米,寬17.2釐米,厚8.5釐米,1896年在平陽縣宜山鄉鯨頭村出土。石質。篆書陰刻,8行,每行14字,共106字,有格線。

東晉《朱曼妻薛氏買地券》石刻 圖源:溫州發佈

買地券是古代土地買賣的一種契約文書。券文或書或刻于玉、陶、石、鐵和鉛之上,埋入地下作證。買地券有兩種,一種屬於當時社會真實使用的土地買賣文書,稱“買地券”;一種是供埋葬用的摹擬的土地買賣文書,稱“鎮墓券”。東晉《朱曼妻薛氏買地券》屬鎮墓券一類。在墓中置鎮墓券是古代的風俗習慣,自漢代一直沿襲到明代。

東晉時書法已是隸書成熟、楷書發展的階段,而買地券仍是篆書,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東晉篆書實物,對研究中國文字、書法在民間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朱曼妻薛氏買地券》銘文

晉鹹康四年二月壬子朔四日乙卯,吳故舍人立節都尉晉陵丹徒朱曼故妻薛,從天買地,從地買宅。東極甲乙,南極丙丁,西極庚辛,北極壬癸,中極戊己,上極天,下極泉,直錢二百萬,即日交畢。有志薛地,當詢天帝;有志薛宅,當詣土伯。任知者:東王公,西王聖母,如天帝律令。

沈括題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杭州)人,北宋傑出的科學家和政治家。熙寧六年(1073)六月,沈括奉命相度兩浙路農田水利、差役等事兼察訪。十二月遊處州高陽洞和石門洞,留下了題刻。七年四月察訪溫臺地區,並對雁蕩山進行實地考察,龍鼻洞的題名當在此時。

沈括題名 圖源:溫州發佈

《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一》全書第433條,就是沈括對雁蕩山的考察記錄。《雁蕩山》這篇短文是世界地質學史上的珍貴文獻,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文中説:“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窮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于霄。原其理,當是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如大小龍湫,水簾,處月谷之類,皆是水鑿之穴。自下望之,則高岩峭壁;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於山頂之地面。”他提出流水的侵蝕作用是雁蕩諸峰形成的原因,在世界第一個提出了流水侵蝕使流岩山脈露出地表的理論。(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