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之州孕育千年商港,繁華百年宋韻甌戲

時間:2023-04-03 16:06:12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陳曉東 陳妍穎 方汝將 倪考夢

遺址俯瞰圖 楊冰傑/攝

2023年3月28日,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朔門古港遺址的精彩亮相,突破了時空的阻隔,印證了千年商港的繁榮。在溫州市鹿城區望江東路東段,發掘出連續成片的建築群,包括:碼頭、棧道、幹欄式建築、水井、浴室、沉船,大量的宋元陶瓷器漆木器、琉璃雕磚。各類遺存緩緩訴説著北宋至民國年間的故事。出土的文物蘊藏著古代溫州的奇崛魅力,為溫州千年商港提供堅強的實證。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古港遺址承接了溫州的過去、當下與未來。溫潤之州孕育出千年商港,千年商港又繁華了百年甌戲。溫州“控帶山海,利兼水陸”,是古代對外貿易重要的通商口岸。溫州自北宋起設立市舶司,成為宋代八大市舶司之一。徐松《宋會要輯稿》謂:“(紹興)十五年(1145),詔江陰軍依溫州例置市舶務,以見任官一員監管。”可見當時溫州的港口經濟已發展至較為成熟的程度。繁華的港口為城市帶來人口聚集,商業也隨之欣欣向榮。北宋詩人楊蟠咏永嘉,詩云,“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隨著商業發達,市民們的追求從物質上升至精神層面。溫州自古有“尚歌舞”的傳統,民間又流傳著“俗曲俚詞”,種種條件便造就了溫州成為南戲的故里。

南戲《荊釵記》 圖源:溫州文旅資訊

南戲誕生於南北宋交接年間,興盛于元代,其中《荊釵記》、《拜月亭》、《白兔記》、《殺狗記》被後人稱為四大南戲。此次出土的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隔江與世界古航標江心嶼雙塔遙相呼應,在《荊釵記》中提到江心嶼便是錢玉蓮與溫州士子王十朋二人的重逢之地。“春深離故家,嘆衰年倦體,奔走天涯。一鞭行,遙指剩水殘霞。墻頭柳籬畔花,見古樹枯藤棲暮鴉。”別離總是痛苦的,少年離家時,春色正濃,歸家時卻已秋風蕭瑟,霜染兩鬢。但友人之間別離有時,相聚亦有時,而此時重逢便是世上最驚艷的相遇。錢玉蓮與王十朋在江心嶼重逢,此次考古發現也使得我們與江心嶼隔岸相望的朔門古港重逢。這樣的重逢,讓我們共同見證了“一片繁華海上頭”的古代溫州。

撥開歷史的煙雲,抬眼間,來到2023年2月6日,溫州市文廣旅局開展以“千年商港的文化淵源”為主題的夜學活動,市直文廣旅系統全體黨員幹部在學習後,更加堅定了工作信念和工作目標。溫州作為千年商港,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必然離不開文化的支援,而黨和國家時刻牢牢把握著這一要領,致力於將溫州深深紮根于文化的沃土,圍繞“千年商港、幸福溫州”的城市定位,進一步發展溫州獨有的文化産業。在朔門古港遺址被發掘之後,溫州市社科聯立即發起了一場“溫州宋元古港AI作畫大賽”。AI技術貫穿千年,完成了古人與今人的跨時空對話,商船來來往往,行人步履匆匆,耳畔仿佛響起甌戲之聲。溫州乘著時代的新風,為千年商港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借助新時代技術,千年前的繁榮重現於今人眼前:東海茫茫,千帆過盡,溫州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如畫卷一般躍然紙上。此次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的亮相,填補了海絲申遺體系港口類遺産的關鍵缺環,同時也被譽為迄今國內外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遺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

承可為之心,行有為之事。作為千年商港的溫潤之州,始終沒有忘卻文化的重要性。溫州自古將文化傳承置於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優秀的傳統文化溫暖著經濟騰飛。《溫州市文旅融合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7年)》于2023年3月21日印發,其中,“宋韻甌戲品牌打磨計劃”成為28項工作計劃之一,溫州把握著其獨有的戲曲文化,既傳承也創新。承載南戲的甌劇被賦予了演繹千年商港的使命。繼方汝將、蔡曉秋、胡濤共同主演的甌劇《殺狗記》成功入選2023-2024年度中國戲曲影音像工程後,由溫州甌劇藝術研究院創排,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方汝將領銜主演的新編歷史劇《朔門潮》又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來,它以溫州“千年商港”為背景,反映溫州商人在海上絲綢之路經濟貿易中劈波斬浪、勇立潮頭、化危為機、毅勇前行的開拓精神。通過甌劇的演繹,溫州商人的精神與戲曲人的精神已然合而為一,在指尖攆轉之間,水袖飛舞之時,腳下的舞臺慢慢拓寬,漸漸延伸至全世界。(供稿單位:溫州理工學院 通訊員:陳曉東 陳妍穎 方汝將 倪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