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下午,溫州市委宣傳部聯合溫州市住建局等部門共同舉行“甌越思享+”美學堂第三期活動。
溫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副指揮、溫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葉育登老師以《城市即美學——千年鬥城的美學追求》,與大家探尋城市美學的深刻含義。
溫州市級住建系統單位、國有企業相關負責人,主城“三區”城建口乾部,以及線上預約的讀者朋友一同參加了本期活動。
美感與幸福感具有共通性
城市是美學與文化的複合文本,是歷史記憶的多棱鏡。
“幸福是包含了我們的物質需求、精神需求和社會交往需求,按美學家的説法,人是有三重生命,幸福就是基於這三重生命的滿足”葉育登表示,“城市美感本就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美感與幸福感具有共通性”。
探尋城市美學的意義是什麼?
“城市美學的探尋就是以美學為旨趣,打造美麗城市,助力幸福感建設!”
活動現場,葉育登援引大量城市建築案例,講述了中西方美學內涵的差異,分享內容視野開闊、內涵深刻,見解獨到、深入淺出,為大家品味城市建築美學提供了新的視野角度。
溫州千年鬥城的美學內涵
溫州,古稱“甌”,是一座帶有傳奇色彩的千年古城,被認為是中國風水最好的城市之一。溫州獨特的山水鬥城格局更被譽為中國古代堪輿學運用的典範。
千年鬥城的美學內涵是什麼?葉育登用八個字進行了概括——“象天法地、因象制器”。
天圓地方——“龜城形態”
法天之象——“九斗連城”
法地之象——“二十八宿井”
禮制之方——“東廟南市西居北埠”
禮制之數——“三十六坊”
包容之象——“中西合璧”
“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水如棋局連街陌,山似屏帷繞畫樓……”葉育登認為宋代詩人楊蟠的這首詩最能描繪溫州城建築構造之美。
“郭公山位於古城西北角,海拔17.2米。相傳郭璞是登此山相地而定城的,故名郭公山。此山與松臺山同為‘鬥底’——蓄財,故此山上有富覽亭。”
“巽山又名巽吉山,位於城南,以地處古城“巽”位得名。古人認為此山即能為溫州城帶來財富又能“昌科舉求賢風”。因此,溫州人在宋代就建造了一座整體造型如倒立著的筆,頂的造型如古代的文官帽似的巽山塔,其意為發揚文風,獲取功名。清順治十五年鄭成功北伐,進抵溫州城外,就曾駐營巽山塔旁。”
在一頁頁精彩的圖文中,千年鬥城的前世今生被一一解讀。
重塑歷史名城的美學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曾表示,要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走出千年鬥城的綿長記憶,如今,溫州五馬墨池、城西街、慶年坊、朔門、江心嶼等歷史文化街區在溫州重塑歷史名城的美學之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溫州是很有美學風範、相容並蓄的一個鬥城。建築是一個縮小的街區,街區是一個放大了的建築......”葉育登表示,歷史街區保護建設要從追尋城市靈魂、留住歷史遺存、喚醒歷史記憶、融入當代生活這四大方面努力;從時空美、造型美、藝術美、生活美來打造重塑鬥城肌理風貌,再現古城建築雅韻。
活動現場,溫州市委宣傳部部務成員、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陳靚秋為主講嘉賓葉育登頒發了“美育智囊團”成員聘書。(溫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