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嗨遊溫州 | 藏匿于山水間的古村落

時間:2022-05-03 13:00:00 來源 : 中國網溫州 作者 : 中欣

在溫州,有著許多令人驚艷的古村。空山鳥語,霧裏人煙,白墻黑瓦,小橋流水……每個古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趁著五一假期,快出發追求一段嚮往的生活吧!

永嘉縣·芙蓉古村

芙蓉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芙蓉古村位於楠溪江中游西岸,始建於唐代末年,並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進行規劃設計,是楠溪江歷史最悠久的古村落之一。

村內保留了大量宋明清建築,有民居、宗祠、書院、路亭、廟觀、寨門、寨墻等等,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品味村寨建築藝術的動人魅力,而且可以從宗祠、書院中一窺古代耕讀文化、宗族文化在這留下的歷史鐫刻。

芙蓉村的中心位置有一汪芙蓉池,芙蓉池中有一座兩層樓閣式歇山頂的芙蓉亭。亭子飛檐翹角,空透玲瓏,與湖水倒映的芙蓉峰相互映襯。從清晨到日暮,古樸、滄桑,又耐人尋味。

門票(供參考):20元/人

永嘉縣·蒼坡古村

蒼坡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蒼坡古村背倚筆架山,面朝楠溪江的蒼坡古村,是一整套的“文房四寶”——縱貫全村的筆直長巷,為筆;石道兩旁的蓮池,為硯;池邊的三根條石,為墨;方方正正的村落,白色鵝卵石地面,為紙。這獨具匠心的書卷氣佈局,演繹出濃厚的耕讀文化。

作為蒼坡村標誌性建築物,村民們引以為豪的蒼坡溪門不僅印證了蒼坡村文風鼎盛、文教斐然的成就,還是一座珍貴的建築瑰寶。整個溪門全由木料構築而成,多層鬥拱中間沒有用一枚釘子,屋頂為重檐懸山式結構,顯得端莊古樸。

門票(供參考):10元/人

永嘉·埭頭古村

埭頭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埭頭古村建於元代後期,古建成群。古村以陳氏大宗祠到臥龍崗為中心區,分佈著陳氏宗祠、積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後祠、屈廬等古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其中尤以華祝祠(亦稱魯班祠)與松風水月最為著名。巨大的古樟樹,別致的水井,優雅的竹林……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讓人流連忘返。

門票(供參考):10元/人

永嘉·林坑古村

林坑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林坑古村三面環山,溪多谷深,竹木繁茂,由於常年浸潤在深山綠林的水氣之中,林坑村的石墻黛瓦似乎也吸足了水氣,顯得更加濃黑凝重。漫步在岩石鋪就的路,仰望青瓦鋪蓋的民居,欣賞嫋嫋升起的炊煙,有一種清閒安逸的感覺。

這裡擁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它們都有100年以上的歷史,造型玲瓏剔透,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古樸自然。加上炊煙嫋嫋,白雲時而繚繞,身處小橋流水人家,頃刻忘記了城市的喧囂。

泰順縣·塔頭底古村

塔頭底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塔頭底位於泰順雅陽鎮東向1公里處,為季氏聚居之地,坐東朝西,背為丘陵緩坡,坡上茂林修竹,鬱鬱蔥蔥,已有300多年曆史。古村按照古代陽宅“風水術”中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格局分佈。

村內至今保存著7座清朝時期較為完整的建築群,泥墻黑瓦,磚木巧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浙南閩北地區古民居精緻、古樸的特色。

青山蜿蜒,流水清澈,這裡沒有俗世過多的紛擾,不驕不躁,一切都美的恰到好處。

泰順·徐岙底古村

徐岙底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徐岙底古村位於泰順縣筱村鎮,是泰順縣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宋端平三年(1236年)吳氏先祖吳來遷居此地,自此開始了吳氏族人在此近八百年繁衍生息的歷史。

村中的許多古屋依然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古代風情,文元院、舉人府與村口的忠訓廟是村中留存下最為完整的古居,近千年的歲月都沉澱于古居的一木一石,無聲地訴説著過往。村中還有“提線木偶戲”、“烏衣紅粬”制粬工藝、“六月六禳神節”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産。

村裏有一座民宿,是“幸福三重奏”中嘉賓們入住的民宿。墟裏·徐岙底以舊修舊,在鄉村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設計、生活理念,入住進民宿就像是回到了鄉下的家,老屋舊瓦,青磚古巷,草木舊物,這裡有著最動人的故事和最溫暖的回憶。

泰順·嶼北古村

嶼北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位於泰順嶺北的村尾古村,是嶺北的中心村,憑藉原汁原味的古村風貌和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先後被評選為“溫州市十大最美村莊”“浙江省美麗鄉村”和首屆“浙江最美村莊”等稱號。 

嶺北有不同年代古廊橋7座,最具代表性的是同樂廊橋。

這裡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春夏有青山翠竹,秋有梯田相襯,冬有紅葉渲染,白雪飄落,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泰順·庫村

庫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庫村位於泰順縣南浦溪鎮,始建於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具唐宋遺風的古村落,又因為街巷、山墻等皆用鵝卵石砌造,被稱為“石頭村”“鵝卵石的城堡”。 

庫村是泰順古民居建築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傳統建築達37000平方米,多數建築墻體用泥土夯築或鵝卵石堆砌成,與溫州眾多的古村落建築風格迥然不同。

蒼南縣·福德灣村

福德灣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福德灣村,這座擁有600年煉礬歷史的礦工村,也是中國傳統村落。福德灣的山嶺自礬山鎮內街乘山勢而上,這兒的街市、民居、書房別院、飲用水井和煉礬高爐,一簇又一簇,錯落有致地散佈在山嶺兩側,因山勢高低而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民居,也是福德灣村最為獨特的一處。

福德灣老街上的茶書院、為唐公肉燕、家庭微公園、主題郵局、柴鍋土灶……也都值得一一體驗。

蒼南·碗窯古村

碗窯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碗窯古村位於風景秀麗的玉龍湖河上游,始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融民居、古陶瓷生産線、古廟古戲臺于一體,也是古民居的活化石。

踏著青石階,穿梭于老宅、古戲臺、古窯廠之間,你仿佛能看見每一處景象都在娓娓道來碗窯古村的輝煌與滄桑,古樸與深沉。

秀美的三折瀑也藏于村落之後,飛流直下,猶如一條白練淩空垂挂而下,氣勢震撼。

門票(供參考):30元/人

蒼南·矴步頭村

矴步頭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在這個山環水繞的小村莊裏,最令人嚮往的莫過於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煙嫋嫋的慢生活。漫步在清水園竹林,隨鞦韆蕩起,滿眼的綠色,讓心情也明媚起來。

你也可以走一走過歷經百年的溪中矴步,觸摸溪水的清涼;到廣昌大厝,觸摸百年古屋的古老印記;逛一逛百年老街,再買些糕豆干餅當零嘴……都很合適!

文成縣·武陽村

武陽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文成武陽村位於地處海拔730米左右的南田高山平臺,是明朝開國帝師劉基的故里。

相傳,劉伯溫曾有詩這樣描述故鄉武陽村的景色:“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帶下清溪幽。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儘是良田疇。”在群山之中,綠樹掩映下,武陽村依山地錯落著古宅新房,中間的平地是農田。

武陽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文景觀集聚地,擁有始建於元明時期的“武陽堂”“雲來門”“劉基故居”“武陽書院”等,同時“三瀑奇觀”“七星落垟”等自然風光也讓人流連忘返。

文成縣·讓川村

讓川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讓川民族村,位於文成縣西坑畬族鎮,整座村莊依山而建,錯落分明,背靠千年古樟,毗鄰紅楓林,田園風情濃郁。

來到讓川民族村,可以體驗竹竿舞、搗年糕、畬歌、畬舞、畬服、畬族編織、香樟祈福等畬族特色活動。

來了讓川村,畬家長桌宴絕不能錯過!整個宴席呈現多種傳統的畬家特色美食,由糯米糍粑、高山盤菜燉牛腩、畬家烏米飯、白落地溫蛋等豐富的冷盤和熱菜組成,道道都讓人食欲大動!

平陽縣·水口村

水口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平陽水口村,山如青黛,水如明眸。村民借水做文章,在這裡建成大小不一的堰壩、碇步和小瀑布。多個小水潭組成的白水臺,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更加晶瑩,映襯著“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等一張張“名片”。

水口村的“美”,有一種質樸的“人情味”。村口的白水臺層層疊疊,水流清淺,是孩子們放心玩耍的樂園。白水臺之上被攔成一整片平靜的湖面,臨水立著當地的特色餐廳——水口驛站,湖面上一排排竹筏便是一個個“小包廂”。夜晚于湖中享美食、賞美景,被穹嶺環繞,看水光映月,頗有一股浪漫的懷古情思。

平陽縣·鳴山村

鳴山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百鳥齊鳴山,塘河第一灣,“鳴山村”由此而來。鳴山村始建於東晉年間,位於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的郊外,依山傍水,村莊三面環繞著當年開鑿出的平瑞塘河,北面依山,千百年來,鳴山就像一道堅實的屏障,靜靜地守候著平陽縣城的大北門。

小橋,流水,水車噴泉,黑瓦白墻,走進鳴山就是走進了江南水鄉。鳴山有三多,古屋多、名人多、古樹多,獨具一格的江南氣息,傳承著這一方凈土的寧靜與安逸。

在千百年歲月的洗禮中,鳴山沉澱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來這裡,可以漫步非遺一條街,在體驗鳴山特色民俗文化。

樂清市·南閣古村

南閣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南閣于唐代置村,因位於兩條山壟匯合如門的南面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章氏家族聚居之地,是明代著名諍臣章綸的故里。

南閣村現存的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章綸故居、篤忠堂、藏書樓遺址、章綸墓等,尤其以牌樓群最為壯觀。

牌樓原有七座,現存五座,沿中直街一字展開,是國內年代最久遠,數量最多的木構牌樓群。牌樓群歷經滄桑五百年,魏然屹守,全國罕見,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建築價值。200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樂清市·黃檀硐古村

黃檀硐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黃檀硐古村落位於四週群山環抱之中,寨門、街巷、溪河溝渠、宗祠、院落等形成了“兩溪穿村,石橋橫臥,巷道縱橫交錯,院落毗鄰相接、寨門險要狹窄”的肌理形態。

村落內建築大多為有幾百年曆史的古民宅,具有明清建築風格。漫步在村中的石板路上,時光仿佛在這裡都變慢了一般。

瑞安市·黃林古村

黃林古村 圖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黃林古村為AAA級景區村,位於瑞安市湖嶺鎮,坐落在桂峰社區西部大山裏,海拔700多米。背山面水,環境清幽,風光古樸。村莊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排布著100多間青瓦石墻的老房子。

這些老木屋,層層疊疊,都坐北朝南,有的七間聯體,有的九間聯體,最大的十間聯體,錯落有致地沿半山腰分佈,村間小道均由卵石鋪成。

村的後山有一條逶迤而下的溪流,逐級鑲嵌著10多個綠幽幽的深潭,其中7個個體較大而且很有個性特徵,好像北斗星散佈于山谷之中,得名“七星潭”。七潭連珠,潭底有五彩岩石,碧水覆蓋,被譽為“小九寨溝”。

藏匿于山水間,隱逸在時光中,這些“世外桃源”都值得細細去品。

溫馨提示:市民遊客出遊,請事先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同時自覺做好個人防護。(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