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就地就業惠民生 共築群眾幸福路——青秀區民生東社區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

發佈時間: 2024-11-15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李靜 |責任編輯: 李鑫

今年以來,青秀區民生東社區積極貫徹執行自治區、南寧市關於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的決策部署,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以高品質就業公共服務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

多措並舉實現就業“鄰”距離

民生東社區通過黨建引領建強服務隊伍,推動“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深度融入青秀區黨建品牌陣地建設,依靠社區黨員和志願者服務力量,常態化摸排轄區內群眾需求,提供政策諮詢、職業規劃、技能培訓等志願服務。同時引導社區社會組織、社工服務機構組建就業創業服務志願團隊,面向重點群體開展專項培訓,通過“講解+實操”的形式,讓居民掌握專業職業技能,促進就業增收。

民生東社區堅持“站點建在群眾中,服務跟著需求走”,全面擴展服務內容。社區服務站與城區相關單位部門、轄區重點企業聯動,建立起共用職業技能培訓、資源資訊、配套設施的“資源外網”;發動就業專幹、社區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等開展線上線下摸查,建立起摸清群眾就業需求和技能培訓需求的“需求內網”。民生東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自10月30日正式運營以來,收集用工單位數量25家,發佈崗位數230個,辦理求職登記66人,服務求職者70人次,企業用工登記數量20家,實現崗位與求職者的精準快速匹配,搭建起企業與求職者之間的橋梁。

民生東社區堅持通過“數智人社”資訊系統,將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資訊按區域分解推送至服務站。社區服務站深入轄區單位、商圈實體進行摸排,廣泛收集用工需求,針對重點群體提供包括工作介紹、企業招聘、創業指導、職業培訓等10項就業服務,實現資訊互聯互通。

因地制宜鋪實就業“暢通路”

民生東社區通過與民政、殘聯、工會等部門數據共用和資源整合,梳理就業重點群體分佈,並深入社區、商超等場所調研。在此基礎上,社區科學選址,將“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

民生東社區通過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改造社區閒置小屋、融合“邕新驛站”、共用“工會驛站”等創新模式,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減輕社區負擔,構建多元化就業服務矩陣。

針對社區就業業務量大、專業性突出的實際情況,社區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社區專員等,確保“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至少配備兩名專業服務人員,經過系統化培訓後為群眾提供高品質就業服務。

暖心幫扶答好就業“民生卷”

民生東社區打造“1+3+N”就業服務模式,即1個充分就業平臺(“家門口”就業服務站)、3端服務(政府端、企業端、居民端)和N個垂直就業服務場景,提供一站式就業創業服務,打通線上線下通道,緊扣“資源、需求、服務”清單,推動就業服務端口前置、重心下沉。同時,靈活安排服務站服務時間,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

市民蘇女士原是全職家庭主婦,孩子稍大後想重回職場,又擔心難以兼顧家庭。社區在摸排中了解情況後,根據蘇女士的工作經驗和技能,通過平臺數據比對,為其精準匹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如今,蘇女士已順利上崗,她對服務站充滿了感激。

在對重點群體摸排走訪中,民生東社區收集求職人員資訊,精細分類,建立就業幫扶臺賬,並推送至“數智人社”及第三方平臺進行就業數據分析及崗位匹配,加強困難群體就業的兜底幫扶。同時,還為重點人員建立“一人一策”援助臺賬,提供量身定制的就業幫扶服務。

“感謝社區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們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楊先生視力三級殘疾,還因腦瘤動過兩次手術,術後體弱,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楊先生的情況後,為其開展“一對一”服務,積極與周邊的單位進行溝通協調,最終為楊先生在一所小學謀得工作崗位,緩解了其家庭經濟壓力。

接下來,民生東社區將進一步延伸服務陣地,健全社區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記者 李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