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科技成果轉化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良慶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産業體系建設
去年,良慶區獲評科技型中小企業254家,同比增長15%;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突破200家,廣西瞪羚企業有8家;規上企業研發投入5.43453億元,全市規模排名第二,有研發活動的規上工業佔比41.02%;8項科技成果獲2022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認定項目89項,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這亮眼的成績單,正是良慶區以科技創新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的成果。
2023年以來,良慶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政策支援、平臺建設、項目攻關、科技招商、人才支撐等“五個強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城區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創新支撐。
強化政策支援,激發科技成果轉化動力。《南寧市良慶區關於支援和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出臺,提出對通過核驗認定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按照技術交易額和産生效益額分檔給予10萬—2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有效激發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成果的積極性,促進先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2023年,兌現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補助518萬元,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56項,合同金額2.625987億元,技術交易額2.066603億元,科創“硬核力”不斷激發。
強化平臺建設,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構建以“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梯級培育為核心的創新平臺建設體系,培育優勢産業集聚和先進技術平臺,目前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平臺89個,其中自治區級44個、國家級2個。依託新型産業技術研究機構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與高科技含量項目落地轉化和産業化,引進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股份有限公司、南寧市長壽科技新型産業技術研究院等廣西及南寧市新型研發機構14家,轉化成果102項,實現營收超21億元,5家已形成産品並實現産業化,城區經濟增長新極點培育成效初顯。
強化項目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良慶區圍繞城區主導産業發展需求,強化科技成果導向,實施“技術攻關+産業化應用”項目,深入推進技術攻關、新産品研發,成果産業化應用、迭代升級與生態培育。2023年組織實施12項科技計劃項目,安排科研經費473萬元支援企業開展16項以上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轄區內的南寧泰克半導體有限公司實施的企業級DDR5記憶體條産業化重大科技項目,實現企業級記憶體模組産線零的突破。
強化科技招商,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良慶區通過産業鏈招商、活動招商、重大項目招商等形式的科技招商,引進電子資訊、高端製造等産業高新技術企業及先進技術項目,加快集聚一批科技創新企業與高新技術成果。2023年,新引進深圳三七智聯、盛迅達、德國拉爾思科、南寧初芯等高新技術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科技型企業8家。引進的華芯振邦成為廣西第一家擁有28奈米光刻機的企業,填補了廣西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空白。
強化人才支撐,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潛力。良慶區探索“人才+項目+團隊”的引進模式,鼓勵自帶技術成果的高層次創新人才落地轉化重大科技成果;設立人才科研專項,支援圍繞高新技術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科技需求進行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城區現擁有高層次科技人才360人,“邕江計劃”領軍人才(團隊)項目14個,各類人才競相成長,激發創新活力,成為推動城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
良慶區錨定目標,用好用足中國—東盟科技城、中國—東盟跨境産業融合發展合作區科創中心、五象科技創新中心等政策紅利,積極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平臺創建,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促進企業融通創新,推動創新鏈、産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供應鏈、數據鏈、服務鏈“七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寧篇章作出良慶科技貢獻。
“今年,我們將以更大力度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更高品質建設發展創新平臺、更深層次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更實舉措凝聚創新資源合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力爭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達260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220家,引育市級以上各類科技創新平臺10個以上、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15人(個)的目標。”良慶區科技局局長楊海蘭表示。(記者 韋靜 淩宏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