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鴨一舉多得 蹚出“綠色”致富路
當下正值春耕,邕寧區那樓鎮屯良村養殖戶黃報黨在田間喂鴨,鴨棚緊挨著水稻田。水稻田每年種植兩季水稻,同時也是鴨子嬉戲的“池塘”,將鴨子放養在田間,既有助於除草、除蟲,還能耙田、施肥,一舉多得。
稻田養鴨在邕寧區由來已久,稻田鴨因有豐富的食物來源和足夠的運動量,肉質緊致,深受市場歡迎。
“這是鴨子耙過的田,非常平整,土質細膩,把水放幹就能開始播種。”黃報黨介紹,依託承包的近200畝水田,每年就地飼養生態稻田鴨約1.5萬隻,銷路不愁。
近年來,邕寧區積極組織各鄉鎮、村屯開展耕地撂荒治理,持續推進復耕復種。2020年,那樓鎮派出工作小組到屯良村集中開展耕地撂荒治理。經過治理的撂荒地,該如何才能實現持續性耕種?屯良村村委會經過商議,考慮將土地集中流轉給企業或個人進行規模種植。村委會找到在村裏人緣好、責任心強的村民黃報黨,希望他能“接下”這些土地。黃報黨欣然接受提議,承包了村裏近200畝撂荒地整治田,同時結合自己多年積累的養殖經驗,逐步探索出種養結合的生態種養模式。
“黃報黨是屯良村的養殖能手,更是當地知名的種糧大戶。在他的牽頭下,村裏的能人紛紛主動承包撂荒地,村裏的撂荒地逐步復耕復綠。”屯良村村委會副主任黃捷説。
看著村民都行動起來,黃報黨將自己的生態種養模式傳授給村民,在農忙時節還聘請村裏的脫貧戶到自己的水稻種植基地務工,通過聯農帶農,帶動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我希望把生態種養模式推廣得更遠,用自己的種養經驗幫助更多的村民致富。”黃報黨説。
(記者 余秋蘭 黃曉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