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劉寧深入桂林市永福縣融媒體中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發佈時間: 2022-11-18 |來源: 廣西日報 |作者: 陳貽澤 |責任編輯: 李鑫

劉寧深入桂林市永福縣融媒體中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強調

充分發揮融媒體矩陣傳播優勢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到老百姓心裏

11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深入桂林市永福縣融媒體中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他強調,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奮進新時代、建功融媒體,充分發揮融媒體矩陣傳播優勢,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開展宣傳報道,以“小故事”反映“大主題”,推出更多接地氣、有溫度、有品質的融媒體精品,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多作貢獻,以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11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深入桂林市永福縣融媒體中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記者黃克攝

自2019年3月整合成立以來,永福縣融媒體中心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打造了永福電視臺、“微視永福”微信公眾號、愛永福APP等全媒體矩陣平臺,推出“永福十萬枚愛心羅漢果日夜兼程奔赴武漢抗疫前線”等精品內容,得到中央主流媒體推廣傳播。今年以來,永福縣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開設“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專題專欄,推出“永遠跟黨走”、“我想對黨説”等系列短視頻。劉寧等來到永福縣融媒體中心,詳細了解縣級融媒體發展有關情況,對當地融媒體大力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向融媒體工作者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劉寧來到永福縣融媒體中心,向融媒體工作者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廣西日報-廣西雲客戶端記者 黃克 攝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制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劉寧説,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充分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人民領袖、軍隊統帥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充分反映了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擁護、信賴和愛戴,充分反映了億萬人民緊跟偉大復興領航人踔厲篤行、奮力開創更加美好未來的共同心聲和堅定決心。有習近平總書記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掌舵領航,我們充滿了希望、充滿了力量、充滿了信心。

“全媒體時代是大趨勢,媒體融合發展是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融媒體建設,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高度,就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作出重大部署,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要求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劉寧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就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等重大任務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當下是全媒體時代,注意力是有限資源。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區各級融媒體中心和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擔當重任、主動作為,充分運用資源、平臺和傳播優勢,聚焦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等領域,用獨到的視角去抓住廣大受眾的注意力,大力弘揚正能量,鞏固拓展宣傳文化陣地。要採取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到老百姓心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確保人民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更加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全區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支援各級媒體圍繞中心工作發揮更大作用,共同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決策部署落細落實,凝聚起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好桂林山水念茲在茲、深深牽掛,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要把保護好山山水水作為第一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進一步指明瞭桂林的發展定位。”劉寧説,希望永福縣融媒體中心積極創新宣傳方式,用青春和熱情講好黨的故事、講好老百姓身邊的故事、講好廣西桂林永福故事,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在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助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打造基層主流輿論陣地,爭當全區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標桿。

王維平、周異決,以及自治區黨委政研室、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廳和桂林市、永福縣負責同志等參加。

(作者:陳貽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