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山水生靈氣 萬鳥舞蹁躚——南寧市紮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繪就生態美畫卷

發佈時間: 2022-11-07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楊盛 |責任編輯: 李鑫

“快看,我在湖面上發現了珍稀鳥類品種。”南湖公園裏,拍鳥愛好者李進和好友分享新拍攝的照片,數十隻羽黛喙白的鳥類闖入鏡頭,扇動雙翅好不歡騰。

南湖水環境持續提升,吸引鳥類棲居。記者 梁楓 攝

池鷺在湖面上覓食。記者 梁楓 攝

野鴨從湖面上飛過。記者 梁楓 攝

池鷺掠過水面,鸊鷉荷間覓食,羅紋鴨翩躚起舞……四面擁翠的南湖公園,每一處水面上都涌動著生機。沿著波光粼粼的湖面一路向前,在碧綠深處,多種鳥兒在此安了家;湖邊,市民遊客或慢跑、或觀鳥、或放歌,享受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在秋冬交替時節的綠城,從空中鳥瞰,南湖仿佛耀眼的翡翠鑲嵌在繁華都市裏,那麼光彩奪目。

黑水雞在水中嬉戲。記者 宋延康 攝

在南湖公園,翠鳥正在進食。記者 宋延康 攝

“南寧市的藍天、碧水和青山,為野生動物創造了自由宜居的生態家園。”觀鳥愛好者黎天勇自豪地説。

在南寧的生態圖冊裏,生態“溫室”不斷擴大,越來越多野生鳥類頻頻亮相,為綠城大美生態畫卷增添了幾分靈氣和生氣。

在頂螄山田園風光區,鷺鳥翩飛,生態怡人。記者 潘浩 攝

五象湖公園生態環境優良,鳥兒展翅飛翔。記者 葉子榕 攝

五象湖公園裏,斑嘴鴨在湖中暢遊。記者 葉子榕 攝

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優化提升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地等生態空間,為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度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建立起21處自然保護地,森林和野生動植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6.22萬公頃,比“十二五”初期增加1.09萬公頃,全市自然分佈有野生脊椎動物41目135科408屬727種。

在朝陽溪,良好的濕地環境吸引鳥類到此棲息。記者 黃紅錦 攝

朝陽溪連疇村河段水清、岸綠、景美,鳥兒扇動雙翅好歡樂。記者 黃紅錦 攝

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生態禮物”,凝聚著全市上下勇毅擔當、久久為功保護生態的心血與汗水。

南寧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我市出臺《南寧市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施方案》,持續開展“綠盾”“綠網颶風”行動,高品質做好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以地方性立法推進濕地修復,開展鳥類、陸生野生動物監測與救護工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感人故事在南寧持續上演。

紅耳鵯結伴休憩。記者 宋延康 攝

在青秀山風景區蘭湖,孩子與黑天鵝和諧共處。記者 潘浩 攝

“南寧將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群眾增收相結合,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改善民生‘雙贏’。”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通過打造濕地研學旅行等活動,拓寬周邊村屯的增收渠道,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記者 楊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