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傳承保護成果 聚力非遺發展振興——南寧市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顯成效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我市圍繞今年的主題“人民的非遺人民共用”,舉辦一場非遺展示展銷活動、一場非遺項目演出、出版一本《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圖錄》並進行新書發佈、製作一個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宣傳片和舉辦一場非遺培訓,組織非遺保護工作者、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熱心非遺保護人士等,解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等,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施行10週年。10年來,我市通過保護、傳承、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非遺保護合力及分類傳承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的非遺保護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壯族三聲部民歌被稱為壯族民歌“活化石”。
建章立制
佈局非物質文化遺産管理“一盤棋”
近年來,《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意見》《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壯族歌圩文化(南寧)生態保護區建設(2016—2020年)工作方案》等文件出臺,形成規範引領。
壯族打榔,古稱打“舂堂”,是流行于馬山縣古寨鄉等地的民間娛樂活動。
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在強機構、優配置上持續發力,2010年原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在廣西區內率先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産科,2012年創造性地將具有靜態研究功能的南寧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和動態展演功能的南寧市粵劇團進行整合,成立了有101個編制的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通過建章立制,佈局安排,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納入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體制改革、納入領導責任制,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産管理“一盤棋”。
夯實網
絡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兩張表”
近年來,我市通過實施非遺記錄工程,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兩張表”。
南寧市非遺普查遍及全市102個鄉鎮和所有村坡,累計收集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傳統醫藥、民俗等10大類非遺線索13000多條,並編撰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文字資料24卷計766.5萬字以及電子檔案,徵集實物500多件,拍攝圖片10000余張,製作光碟500余張,錄音資料和錄影資料達3600個小時,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檔案,實現非遺建檔廣覆蓋,這是第一張“表”。同時,推進分級保護,完善建立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及縣(區)級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體系,這是第二張“表”。
壯族五色糯米飯。記者莫嵐遠攝
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賓陽縣都會舉辦炮龍節。圖為賓陽炮龍節之“金龍吐珠”。
多點推廣
力辟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三渠道”
通過建立非遺民間傳承渠道夯實陣地。我市制定下發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傳承基地管理辦法》,全市211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基本同步建立傳承基地或傳承示範戶,認定181名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同時採取發放補貼、提供場所等形式,激勵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持續開展收徒授課、著書立作、展演展示等活動,有效帶動其發揮“活寶庫”作用。據統計,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實施以來,我市累計發放各類非遺傳承人補貼60.9萬元,經由傳承人帶動建立了大、中、小學非遺傳承基地逾30個,其他社區、家庭建立傳承基地達100多個。
邕劇是南寧本土獨有的劇種,2008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圖為邕劇《打閉門》劇照。
通過建立專業機構傳承渠道示範推動。發揮專業文化藝術機構示範作用,以活動為軸,重點打造面向基層、校園的“非遺直通車”,推出大師課、圖片展、親子講堂、戲劇社等特色活動,年均開展優秀非遺項目展演等1000多場,並著眼“講臺”育種、“舞臺”培苗,以地方戲曲進校園的“五個一”模式(即一場演出、一堂知識課、一次身段培訓、一個圖片展、一套教材)點亮首府非遺傳承“聚光燈”,培育出充滿朝氣的戲曲受眾。同時,以研究為線,組織出版《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壯族歌圩調查研究》等專著十余冊,其中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的《壯族瀕危曲種研究》《廣西粵劇百年圖史》分別被納入國家社科基金和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課題。
按照“文化+傳媒”的發展思路,利用城市主流媒體傳播平臺,深挖地方非遺文化富礦,創造性開展“壯族三月三”等非遺活動融媒體直播,組織拍攝民族題材紀錄片《尼的呀》《那月》和非遺電視專題片《山水之外》,製作《走進非遺弘揚歷史文化》欄目118集,為大眾走進特色非遺提供了生動載體。
開拓創新
打響非物質文化遺産利用“四張牌”
多年來,我市在實施非遺保護工作中開拓創新,打響非遺扶貧牌。扶持設立了武鳴壯族五色糯米飯和南寧制陶技藝兩個非遺扶貧工坊,幫扶貧困人員脫貧致富。武鳴壯族五色糯米飯扶貧工坊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並通過“公司+農戶”幫扶方式,由貧困戶種植糯米稻及染料植物,作為扶貧工坊的原材料供應後備基地,實現合作共贏。在國家級貧困縣馬山縣以“壯族會鼓”項目探索非遺技藝村屯傳承模式,通過重新包裝編排、發展市場演出帶動貧困群眾學鼓創收,走出了一條文化扶貧的新路。
在“感黨恩跟黨走”2021年“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南寧會場活動上,精彩表演展現民族文化魅力。記者黃紅錦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