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傳承民族體育文化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發佈時間: 2021-03-15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韋峭 |責任編輯: 李鑫

傳承民族體育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我市全力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創新發展

我市在一系列民族節慶活動中加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圖為遊客在南寧園博園體驗拋繡球。(資料圖片)記者潘浩攝

 

長期以來,我市把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提高到保護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人民體質健康水準、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增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高度抓緊抓實,全力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創新發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援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因地制宜開展群眾性民族體育活動

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培訓基地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群眾性的少數民族體育活動,是我市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中的主要特色和亮點。

近年來,我市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培訓基地建設,每年都將各項目納入健身活動,並在經費、場地、設施、器材、訓練、比賽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援。截至2020年末,我市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達1.937平方米。

我市在“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炫”系列活動中融入百人拋繡球、鬥竹馬、跳竹竿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活動,推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發展。為增強機關幹部的民族團結意識,從2011年起我市舉行市直機關民族團結健身運動會,如今該運動會已成為廣大幹部職工互相溝通、加深了解、促進友誼、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平臺。

堅持辦好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賽事,是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培養項目人才的有效方式。每4年舉辦一屆的全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體育文化交流大舞臺。今年11月,南寧市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上林縣舉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這個文化瑰寶將再次展現迷人魅力。

活動搭臺旅遊唱戲促挖掘和傳承

南寧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産業,堅持以文化引領、節慶活動搭臺、旅遊唱戲為發展方向,積極挖掘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品牌文化、體育健身文化和休閒文化,促進體育産業與旅遊産業融合發展。在此過程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綠城得到了更好的挖掘和傳承。

我市還結合“壯族三月三”“二月二龍抬頭”等民族節慶活動,舉行板鞋競技、龍獅舞、拋繡球、搶花炮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外地遊客參與到其中,推動了民族文化、民族旅遊事業的發展。

大力發展更具體驗性、參與性、交互性的文化生態旅遊新興業態,形成旅遊與體育、娛樂、餐飲、文化等融合的産業體系。馬山縣提出了“體育+旅遊”的扶貧模式,弄拉景區實現了從鄉村旅遊景區到體育基地的轉型。此外,馬山縣喬老河片區休閒體育旅遊精品線路上榜“2020年國慶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沿線的小都百屯、三甲屯、古朗屯等村屯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發展體育産業的同時也推動了鄉村振興。

民族體育進校園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為傳承文化,我市將民族體育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積極推動民族體育進校園工作,探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可持續發展之路。

如今,武術操、竹竿舞、踢毽子、跳皮筋、滾鐵環、擲沙包、拋繡球、板鞋、高腳馬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已進入我市校園,其中南寧市第四十一中學、武鳴民族中學、沛鴻民族中學、新興民族學校等學校相關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從2006年開始,我市將拋繡球、踢毽子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列入中考科目。此外,一年一度的全市中小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連續舉辦了12屆,每屆均有近2000名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進校園,提升了學生對民族體育的認同感和參與率,讓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在學校育德、益智、強志、健體、養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