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傳統時尚相融合 南寧“三街兩巷”成春節“網紅”

發佈時間: 2019-02-14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 |作者: 陳蕾 雷靖文 |責任編輯: 劉靜

    

    春節期間,“三街兩巷”成為遊人逛古街賞民俗敘鄉情的網紅打卡地。見習記者 胡雁 攝

  

    “三街兩巷”遊人如織。記者 賴有光 攝

  穿梭于青磚青瓦清水墻的老街巷,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喜慶的大紅燈籠與一間間別具特色的店舖相得益彰,倣若新舊時光交錯重疊。大年初三,66歲的梁曉萍拿出手機拍了張自拍照發到家人微信群:“今天來‘三街兩巷’玩,真的太美了!”

  春節期間,以“三街兩巷”為代表性的南寧市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南寧孔廟博物館等傳統文化氛圍濃郁的文化場館受到市民和遊客青睞。

  “三街兩巷”成春節“網紅”

  在梁曉萍的兒時記憶裏,小夥伴們時常跑到民生碼頭數過往的船隻。她最喜歡石巷口的生榨米粉,還有冰室裏幾分錢一根的紅豆冰棍,更忘不了第一次走進銀獅巷裏的中華電影院,興奮地感受電影裏的神奇世界。

  今年大年初三,梁曉萍和幾位發小相約同遊“三街兩巷”。大家走走停停,聊聊當年趣事,尋找記憶中的街巷模樣。老人們在這裡回味童年時光,年輕人則更熱衷於坐在古色古香的小樓裏,喝上一杯溫熱的奶茶,或是走進充滿文藝氣息的漓江書院,體會傳統與時尚相融合的現代生活方式。

  23歲的李艷蓮在南昌上大學,今年寒假回到南寧,她和家人們首選的春節遊玩地點就是“三街兩巷”。“説實話,我對‘三街兩巷’並沒有太多的情感,沒想到現在竟然這麼受歡迎。”李艷蓮發到朋友圈的照片也引來眾多好友的點讚。

  更讓李艷蓮感到驚喜的是,在“三街兩巷”裏還能尋覓到不少年輕人喜歡的文創産品。比如,手機殼和筆袋配上了“依依妖妖”“搞掂沒”“厲害得鬼穩”“來南鐵撩螺喂”等南普用語,既好玩又有本土特色。

  城市記憶融入時尚元素

  對於“三街兩巷”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方寧並不感到意外。作為土生土長的南寧人,方寧認為,“三街兩巷”不僅僅承載著南寧的歷史文化,更代表著一種情懷。

  “小時候我常到民生路吃捲筒粉,至今還記得捲筒粉的製作步驟,還有熱氣騰騰入口時的味道。”方寧説,“老南寧”對“三街兩巷”有著很深的情懷,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同樣會被其中的新鮮元素所吸引。因為“三街兩巷”不是單純的修復及重建,還增加了博物館、書院等文化空間,並融入歷史事件和動人故事,豐富了“三街兩巷”的內涵。

  如今,煥然一新的“三街兩巷”既保留了歷史風情,又平衡著城市記憶和城市革新之間的關係。透過“三街兩巷”的華麗變身,廣西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民族民間文學副教授王紅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説明政府主導發展旅遊的理念産生了良好效應,以及人們越來越關注民俗文化。

  王紅分析説,“三街兩巷”地處朝陽商圈,帶動了人流量,加上人們都有著好奇心,想要看到古老傳統文化的回歸。同時,王紅也希望在“三街兩巷”裏融進更多的南寧元素,如引入南寧傳統飲食文化,豐富賞、玩、吃的遊玩體驗。

  

  南寧市第七屆新春文化廟會在南寧孔廟舉行,遊客紛至遝來。記者 賴有光 攝

  

  在南寧孔廟,遊客擊鼓明志。記者 賴有光 攝

  傳統節慶文化活動受熱捧

  當人們在老城區裏感受久違的年味時,南寧市一些文化場館推出的春節文化活動同樣人氣爆棚。例如,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辦了“壯麗八桂行·樂享中國夢”2019春節系列活動,南寧博物館籌備了新春音樂會、“豬寶”迎春和創藝教室等活動。

  其中人氣最旺的,莫過於南寧孔廟博物館舉行的南寧市第七屆新春文化廟會。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新春文化廟會天天有驚喜,不僅有啟戶納福活動、開筆禮、苗族婚禮和科舉考試體驗等傳統儀式,還有撞鐘擊鼓迎春祈福、福盆體驗、漢服體驗、琴棋書畫體驗、投壺等互動遊園活動。

  南寧孔廟管理所副所長陸彩紅介紹説,南寧孔廟自2011年遷建落成以來,一直注重推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常年舉辦豐富多彩的傳統禮儀文化活動。特別是去年8月,南寧市重點打造“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如中秋節拜月禮、立冬孝親感恩禮、元宵節花燈會、春分成童禮、端午祭江禮等。

  陸彩紅表示,“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在繼承傳統節日優秀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結合時代元素,創新活動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讓市民更多地接觸、感受傳統文化節日魅力,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記者 陳蕾 實習生 雷靖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