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南寧打造扶貧品牌 凝聚脫貧競爭力

發佈時間: 2018-12-25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作者: 胡明峰 |責任編輯: 劉靜

  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上下集中精力抓脫貧,凝聚各方資源注入脫貧“活水”,始終把精準作為工作核心,堅持精準發力,狠下“繡花”功夫。

  從高品質發展角度來講,我市不斷做出扶貧特色,打造扶貧品牌,凝聚脫貧攻堅核心競爭力。2016年以來,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19.836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9.33%降至5.02%,205個貧困村和邕寧區實現摘帽。

  

  龍崗村村民在進行手工製作。

  促進交流深化粵桂扶貧協作

  12月末,粵桂扶貧協作重點項目馬山電白小學建設接近尾聲,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一些基礎建設工程和教學儀器陸續到位。“2019年春季學期即可開學招生,計劃學位1620個。”茂名市電白區旅遊局副局長謝應程説,粵桂扶貧協作花大力氣建設馬山電白小學,既扶貧又扶智,要扶出可見的成效。

  自我市與茂名市簽訂《“十三五”(2018—2020年)扶貧協作框架協議》以來,堅持高位推動,建立兩地聯席會議制度和互訪制度,並成立粵桂扶貧協作辦公室,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資源優勢,積極推動項目引進、人才交流、醫療技術、教育合作、電商扶貧、旅遊合作等各項工作的落實。

  迄今為止,南寧、茂名兩市共開展人才交流308人次,其中兩市各選派9名優秀幹部互相交流挂職;茂名市選派醫護人員51人次、教師111人次到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進行醫療援助和支教工作;我市派出醫護人員42人次、教師86人次到茂名市進修和跟崗學習。

  在粵桂扶貧協作的框架下,截至10月18日,廣東省、茂名市共分5批次向我市援助財政幫扶資金1.491億元,我市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將幫扶資金安排用於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的産業扶貧、基礎設施和新農村建設等類別的15個項目。兩市還不斷加強産業協作、深化勞務協作和旅遊協作,促進致富帶頭人培育,推動我市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格局,加快全市脫貧攻堅進程。

  精準落實穩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精準落實並推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302人(2016年計劃搬遷27735人、2017年計劃搬遷32367人、2018年計劃搬遷2200人)搬遷實施工作,貫徹落實自治區有關整屯搬遷、拆除舊房、後續就業産業扶持、土地增減掛鉤、每人平均籌資標準等配套文件。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搬遷入住62099人,搬遷入住率99.67%。

  在馬山縣蘇博片區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項目點落戶的貧困戶蔣兆揚一家,正是我市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的受益者。“再也不用住漏雨的舊房子了,可以享受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樣的新生活是以前不敢想像的。”蔣兆揚説,附近的學校解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倆也在蘇博工業園區和周邊的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找到了工作,“生活的信心、奮鬥的動力像火一樣燃起!”

  我市實行安置點“八包”責任制(包建設進度、包工程品質、包資金管理、包搬遷入住、包後續産業發展、包就業創業、包穩定脫貧、包考核驗收),每個安置點落實1名縣級負責人負責,組建一個專門工作班子,包乾負責到底。加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做好産業配套和就業安置,確保每個搬遷戶有1個增收門路、有1人轉移就業。

  今年10月,我市出臺《南寧市關於促進隆安縣易地扶貧搬遷震東集中安置區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加大對隆安震東集中安置區的資金、用地、後續扶持支援力度,為全市其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黨建引領激發深貧村脫貧活力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引領力。我市不斷強化黨組織引領作用,堅持精準施策,從“空殼村”、薄弱村著手,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整體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星級化”管理,建強脫貧攻堅戰鬥堡壘。

  2018年初,馬山縣加方鄉龍崗村第一書記陸治江在充分調研及廣泛徵求村民、貧困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村實際,制定了“三種三養一手工”的産業超市發展思路。全村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從自身家庭情況出發自主選擇2—3種産業發展,産業覆蓋率達100%,實現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同時,龍崗村針對部分黨員外出務工、經商等情況,建立本村黨員微信群,確保聯絡暢通,讓黨員線上上線下都能找到組織,隨時了解黨支部的動態,切實履行黨員責任和義務。

  目前,南寧市獲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命名為五星、四星、三星農村基層黨組織共578個,越來越多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堅強戰鬥堡壘。

  (記者 胡明峰 文/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