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江南區:春風吹綠江南岸 乘勢而上啟新程

發佈時間: 2018-12-11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作者: 阮曉瑩 郭超前 梁譯心 陳世厚 |責任編輯: 劉靜

  一串串對比鮮明的數據、一幅幅精美的城市畫卷、一張張幸福洋溢的笑臉、一項項來之不易的榮譽……江南區邁著矯健步伐,踏歌前行,邁進了邕江南岸繁榮發展的新征程。

  在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南寧市委的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江南區歷屆黨委帶領四家班子,在建設、改革、發展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思變圖強,用一次次務實創新、奮發有為的精彩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江南特色的改革開放之路,向黨和人民交出一張張滿意答卷。

  


  

    江南區成為投資創業熱土。 

  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江南區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江南區的改革開放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江南區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根據黨中央部署紮實開展一系列黨內教育活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江南區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效解決了黨員隊伍在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江南區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擴大黨建工作的覆蓋面,至2017年底,江南區已經建立了143個網格黨組織、216個樓棟黨小組、202支志願服務隊,社區黨組織服務功能顯著提升;整頓8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選派197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駐村開展工作,設立遠端教育站點93個,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發展“兩新”組織黨組織150個,覆蓋非公企業1121家、社會組織101家,覆蓋率均超過80%;“家住江南”——區域化黨建新模式被命名為南寧首批十大先鋒示範品牌。

  如今,江南區已有34個黨委(黨工委)、2個行業黨委(黨總支)、889個黨支部、13976名黨員。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實的黨建基礎已成為推動江南區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各項事業不斷取得勝利和建設幸福家園的重要保證,實現黨建與發展同頻共振。

  

  江南區被授予“中國平話文化之鄉”稱號。

  鄉村振興繪出新畫卷

  隨著南寧市數次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江南區形成了3街道3鄉鎮的格局。數據顯示,2017年江南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3819元,農民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得到有效改善,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

  江南區以推進貧困村坡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開發為重點,穩步開展扶貧開發工作。黨的十八大之後,江南區將精準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新的扶貧標準,開展貧困戶貧困村精準識別工作,建檔立卡貧困村9個、貧困戶1585戶、貧困人口5022人。2016年,實現5個村、1850人脫貧摘帽;2017年,脫貧4個村、1543人,至此所有貧困村全部摘帽,3382名貧困人口脫貧。

  在推動農業體制改革方面,江南區啟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資訊平臺和交易市場,為開展農業産業規模化、專業化經營奠定基礎。至2017年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完成確權14.5萬畝,流轉土地面積達9870畝,新成立17個合作社和12個家庭農場,經營總收入1.72億元。

  江南區還按照每個鎮建設一個“産村互動、農旅結合”的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的思路,引入43個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參與示範區建設,至2017年底創建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5個,建成69個生態文明村,3個村坡榮獲廣西“綠色村屯”稱號,制定32個村級經濟發展計劃,建成46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改廚改廁任務超額完成,美麗鄉村畫卷更為絢麗。

  工業強區實現創新跨越

  

  江南區主要領導深入重大項目現場一線開展調研,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鋁精深加工成為江南區支柱産業。 

  江南區經歷了從工業立區到工業強區的發展歷程,從1978年的9家小企業、工業産值僅202萬元,發展到2017年擁有工業企業35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年産值超億元企業18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達503.66億元、增速16.2%,增加值總量133.61億元、增速17.6%,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增加值總量一直位居全市12縣區之首。

  邁入“十三五”發展新時期,江南區制定《江南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落實《中國製造2025》,建設新型工業強區的戰略目標,重點發展電子資訊和鋁精深加工兩大主導産業,培育發展大健康産業和人工智慧産業。至2017年底,江南區工業對國民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2.44%,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首次突破500億元,電子資訊、鋁精深加工兩大支柱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的90.91%。

  江南區還積極推動工業園區擴容提升。江南工業園區積極壯大電子資訊、鋁精深加工兩大支柱産業,扶持富士康、南南鋁加工兩大龍頭企業,打造工業標準廠房延伸産業鏈,發展新興産業集群。同時佈局智慧經濟,打造“江南智慧城市”。到2017年底,園區工業總産值達到493.56億元,佔江南區工業總産值的96.96%,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率達50%,企業增長到810家,其中工業企業200家,規模以上企業27家;建成富寧、泉港、産投3個標準化廠房,入駐企業121家,正式投産14家,園區逐步成為重要企業和重大項目的聚集地,促進電子資訊、鋁精深加工等高新産業領跑全市。

  服務業繁榮發展迸活力

  

  江南區首個成功實施的舊改項目——江南萬達廣場見證了城區發展變遷。

  隨著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江南區商貿流通業從流通主體、流通渠道、流通方式、經營業態,乃至運作機制和管理體制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形成了商貿、物流、會展、旅遊齊頭並進的格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從1993年的800萬元躍升至2017年的206.76億元。

  江南區抓住“地鐵經濟”和“三舊”改造兩大契機,積極打造城市綜合體,開發邕江南岸經濟帶,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至2017年底,江南萬達廣場、華南城1668廣場、融晟·天河廣場、富士匯·商業廣場等一批城市綜合體項目相繼建成開業,汽車銷售市場零售額超110億元,海吉星農産品國際物流中心、華南城被認定為首批廣西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富士康東盟矽谷科技園創新産業集聚區、百益上河城文創科創孵化産業園被認定為南寧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限額以上商貿企業114家。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同時帶動物流業發展。至2017年,江南區已發展商貿物流企業50多家,海吉星農産品國際物流中心在南寧市水果市場業務佔有率保持在95%以上,成功服務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輕工展、13屆南寧·東南亞國際旅遊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會展、物流經濟成為江南區新的開放支點。

  提出要統籌城鄉自然生態、人文和都市旅遊資源,以“文化懷古、水秀江南”為主題,“江韻揚美、南曦朝陽、水墨根竹、土改畬坡、四季那廊”為重點項目,建設大揚美旅遊圈,打響江南旅遊品牌。2017年底,江南區旅遊業總收入達到83.75億元,旅遊人數達到712.65萬人次,擁有17個旅遊項目。江西鎮獲評“廣西特色名鎮名村”,“江韻揚美”休閒農業示範區被認定為自治區三星級核心示範區,每年舉辦的平話文化節、元宵花燈節成為文化旅遊品牌。2018年,江南區被列入廣西第一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江西鎮被南寧市選定實施市級生態宜居特色小城鎮示範創建工作。

  民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江南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民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持續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打造“善學江南”品牌。至2017年12月,江南區共有幼兒園和學校167所,學生超7萬人。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精準救助。至2017年底,江南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2.73%,享受城鄉低保2.89萬人次,實現應保盡保;救助“急難”對象263人次,發放救助金43.87萬元,“救急難”改革試點獲評“2016年度南寧市優秀改革創新項目”。

  深化醫藥衛生改革,全面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四項重點改革,成效顯著。2017年新農合參保率達99.3%,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立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覆蓋率達100%。2010年以來江南區共爭取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資金投資建設項目56個,至2017年底,自治區和南寧市資金投資建設項目已竣工54個,共有醫院6家(其中民營醫療機構4家)、其他醫療機構282家(其中民營機構228家),有效緩解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堅持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到2017年,江南區已創建全國、自治區和市級文明單位6個、文明村鎮3個,建成51個村史室、33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49個農家書屋等服務設施,形成城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化服務網路;江南區獲評“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揚美古鎮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麻子畬坡獲評自治區歷史文化名村、自治區傳統村落、南寧市最佳民俗民居,江南文化成為對外展示城區繁榮發展新風貌的閃亮名片。

  回首光輝歷程,讓人豪情滿懷;展望未來美好前景,讓人信心百倍。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江南區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江南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圍繞“發展産業、推進舊改、完善功能、擴大消費、加強黨建”主線,為打造更具活力與實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區而努力奮鬥,奮力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記者 阮曉瑩 通訊員 郭超前 梁譯心 陳世厚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江南區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