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馬山縣:加方鄉推廣訂單農業助脫貧

發佈時間: 2018-11-13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作者: 楊盛 |責任編輯: 劉靜

  當下,馬山縣加方鄉琴讓村裏,四處可見村民們采收旱藕的熱鬧景象。“我家的土地原先種玉米,每畝年收益最多幾百元。如今改種旱藕,並和合作社簽訂了協議,效益翻了好幾倍。”琴讓村貧困戶周英芬一邊采收旱藕,一邊高興地説。

  近年來,加方鄉琴讓村村“兩委”因地制宜調整産業結構,引進龍頭企業,打造旱藕全産業鏈模式,通過村企合作發展訂單農業,既充分利用村裏的坡地、空閒地塊,又大幅提高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呈現了産業發展、群眾增收的雙贏局面。

  訂單農業開創美好生活

  受缺水條件的限制,琴讓村村民種植的傳統作物經濟效益一直不好。“近年來,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很多土地只能丟荒,非常可惜。”琴讓村黨支部書記曾克松説,經過多方考察,村委最終決定引進旱藕的訂單農業進村發展。

  “旱藕種植比較簡單,不用精細打理,本地群眾有一定的種植基礎。”琴讓村第一書記李斌説,過去也有農戶種植旱藕,但由於沒有市場,價格一直不高。現在引進公司發展訂單農業,銷路有了保證,昔日的小産業成了村民脫貧增收的“新法寶”,琴讓村脫貧的動力更足了。

  2016年,村裏的致富能人梁天佑帶領5名返鄉青年成立了馬山縣加方鄉山琴種養專業合作社,讓農民參與到種植、管理、加工、銷售的産業鏈中,通過勞動提高收入。有了合作社的帶動,村民紛紛響應。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員24人。兩年間,琴讓村旱藕種植面積從不到10畝到如今超過400畝、産值超100萬元,産業發展初具規模。

  “賣生旱藕價格不高,必須加工成旱藕粉才看得見效益。”梁天佑説,過去,村民習慣在小作坊內手工加工旱藕粉,這樣生産出來的粉絲品質得不到保障,且效率不高。要形成規模化,就要實現機械化生産。於是,合作社建起了一家手工旱藕粉加工廠和一座QS標準廠房車間。

  開門引路帶領村民致富

  11月是旱藕收穫的季節,加工廠裏機器聲轟鳴。梁天佑告訴記者,村民將自家種植的旱藕運到廠里加工成旱藕粉,再由合作社統一銷售,“這兩年,村民通過種植旱藕脫貧增收的不在少數。”

  周英芬2016年開始種植旱藕,目前一共種植了5畝。她説,只要勤於管理,每畝産量可在3噸左右,“去年我將旱藕賣給合作社,收入達到1.5萬元,比以前種玉米收益翻了好幾倍。”

  梁天佑説,為了降低貧困戶的種植成本,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給貧困戶,並免費提供每畝50斤的肥料。去年,琴讓村將上級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的50萬元以保本借貸、年支付6%利息的方式,借貸給山琴種養專業合作社,支援合作社發展壯大,“我們通過支援村裏特色産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每年能給村集體經濟帶來3萬元收入。”曾克松説。

  此外,琴讓村還將後盾單位的愛心捐款分成15股股份贈送給貧困戶,由合作社集中管理,即以現金股份的形式扶持15戶種植旱藕的農戶每戶4000元,貧困戶與合作社簽訂入股協議開展生産經營後,合作社負責統銷統購,農戶只需在自家的耕地上配合發展相應的産業,年底即可領取分紅。目前,琴讓村因旱藕産業直接受益農戶73戶,其中貧困戶56戶,戶均增收600多元。

  今年,山琴種養專業合作社還以訂單回收的模式,在加方鄉深度貧困村——忠黨村發展種植旱藕170畝,帶動了周邊的龍崗村、花衣村、內金村等村發展旱藕種植。據統計,2018年,山琴種養合作社的旱藕種植加工産業帶動農戶195戶,其中132戶貧困戶實現增收。

  註冊商標打造本地品牌

  旱藕粉是馬山縣的特色土貨,近年來已走上南寧市民餐桌,而琴讓村的旱藕粉更是名聲在外。加方鄉鄉長俞偉棟告訴記者,合作社的QS標準廠房已建成並試産成功,琴讓村旱藕粉已通過自治區産品品質研究所檢驗,是純天然無添加的綠色食品。

  儘管琴讓村的旱藕粉已小有名氣,但梁天佑認為,旱藕粉還需要繼續深化推廣,他的目標是把馬山縣的旱藕粉打造成廣西乃至全國的品牌。

  “現在我們正在申請註冊商標,通過批復後,馬山縣好吃的旱藕粉將打開更廣闊的市場。”梁天佑説,經過品牌包裝後的旱藕粉,身價也會不一樣,普通包裝賣17元/斤,禮盒裝能達到25元/斤。此外,有了統一的商標後,品質也將得到保障,市民也會更加認可。

  2017年,合作社生産的旱藕粉分別參加了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農産品展銷,以及自治區“黨旗領航,電商扶貧”馬山站展銷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2018年,琴讓村旱藕粉年産能將超300噸,産值將超100萬元,合作社計劃用3至5年的時間,力爭在加方鄉打造一個種植面積超800畝、覆蓋農戶超500戶的規模性旱藕生産企業,屆時,琴讓村旱藕粉將通過農超對接、龍頭企業合作銷售、網路行銷等多樣化方式進入千家萬戶,琴讓旱藕産業發展將進一步穩固,形成“種植—回購—深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模式。(記者 楊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