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青秀區教育局獲全區一等功公務員集體

發佈時間: 2018-11-12 |來源: 南寧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 沈曄

  近年來,青秀區黨委、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完善保障機制,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穩步推進學校佈局調整,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實現了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2016年1月,青秀區高分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檢查驗收,成為廣西首批通過國家級督導評估驗收的城區之一。日前,在第三屆全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青秀區教育局獲全區一等功公務員集體。

  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品牌打造再創輝煌

  2016年年9月1日,新學期的第一天,新落成的南寧市玉蘭路小學舉行了竣工落成暨開學典禮活動。當天,青秀區濱湖路小學五象校區、民主路小學佛子嶺校區、玉蘭路小學、百花嶺路小學、林裏橋中段小學、林裏橋中段幼兒園等幾所新建學校也順利開學。

  2014年以來,青秀區新建成學校8所、農村中心幼兒園1所、城區公辦幼兒園2所,改擴建薄弱學校47所。同時,城區還高標準配備學生課桌椅5萬多套,安防監控設備84套;以電視白板一體機為主的班班通配備率達98%,校園網路100%建成,雲平臺學生電腦教室逐步普及。

  青秀區以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為目標,著力建設校園文化,各校凸顯百花齊放的校園文化氛圍。濱湖路小學的“夢開始的地方”文化品牌享譽廣西,並註冊了商標;仙葫學校的責任教育、南陽鎮中心校的陽光教育、莫村小學的彩虹文化等,起到了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各校根據辦學特色,開設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山路小學的“無土栽培”、民樂路小學的“快樂閱讀和快樂書法”、共和路小學的“小鐘琴”等校本課程的開設,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長塘中心校少年宮、劉圩中心校少年宮、星湖小學少年科技館活動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多彩的實踐空間。

  管理改革不斷深入

  教育教學成效突出

  “硬體基本均衡後,教育均衡的關鍵就是師資與管理了。”青秀區教育局局長賴清玲説。近年來,青秀區大力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和管理自主權。

  推進集團化辦學,統一法人,統一編制,實行管理人員和教師由集團統籌安排,推動優質資源共用。目前濱湖路小學、民主路小學、南湖小學均採用了“集團化辦學”體制建立了分校。新學校採用“搭架子、注核心”的模式,從青秀區所屬各校選調優秀校長,給予校長充分的用人自主權,面向全區選拔各類人才。

  創新建立教育專家顧問新機制,啟動創建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制定了未來兩年青秀區社區教育工作推進方案;啟動自治區級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工作,提升城區公辦園、民辦園、區直園等100多所幼兒園實施科學保教品質,全面實現學前教育科學優質、普及規範發展。

  近兩年,青秀區政府還把教師培訓列為城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年投入300多萬元實施教師培訓工程。大力推進名師培養工程,目前城區享受自治區政府津貼的廣西特級教師有18人,新獲評八桂名師6人,南寧市教壇明星8人,一大批教師被評為南寧市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

  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濃厚的教學品質意識,標準化的教學品質檢測,確保了青秀區小學優秀率、初中全科優秀率逐年提高。中小學教師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評比競賽中均名列南寧市各縣(區)前茅,“學在青秀”的品牌深入人心。

  扶貧助學精準幫扶

  教育發展再上臺階

  青秀區充分發揮教育扶貧的“造血”功能,通過教育脫貧攻堅,精準實施五大教育幫扶計劃,做到精準建設、精準幫扶、精準資助,依靠政府的支援、所屬學校的配合、社會力量的相助,積極開展發展教育,支援精準脫貧工作。

  2014年以來,青秀區共落實學前入園補助、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等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金1286.75萬元;幫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人數1535人,金額963.09萬元,實現應幫盡幫,該補則補。從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青秀區年均投入1400多萬元,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農村學生免費營養餐覆蓋率達100%。

  2015—2016年學年,青秀區3—6周歲適齡兒童毛入學率達到101%,城區普惠性幼兒園達到18所;義務教育高位均衡,進城務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就學得到有力保障,入學率保持100%,小學、初中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和99%,6—14周歲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