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東盟經開區:綠色發展繪就宜居之城新畫卷

發佈時間: 2018-05-18 |來源: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作者: 胡光磊 |責任編輯: 劉靜

廣西—東盟經開區加大公租房建設,為不少家庭解決了住房難題。 (廣西—東盟經開區供圖)

  本報記者 胡光磊

  夏天,出遊正是好時節,南寧周邊遊十分火熱。再過兩個多月,待廣西—東盟經開區萬鮮葡萄園的1000畝葡萄成熟之時,將為市民增添可採摘可休閒的好去處。這是該開發區促進農旅結合、提升園區環境的一個縮影。

  業以人興,城以人聚。如今,産業的快速發展關係著民生福祉的提升,廣西—東盟經開區在規劃與建設中將産業發展與居民生活品質、經濟增長與人文環境結合起來,建設好山好水好人文、宜居宜業休閒生態型的開發區。

  服務職工

  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宜居,環境優美是關鍵。近年來,廣西—東盟經開區以現有生態自然資源為依託,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要求,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注重産城融合、産業與生態協調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美環境。

  目前,該開發區有3個農業示範區,通過強化先進技術培訓、加強産地監控和投入品監管等工作,力爭在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産標準化、要素整合化、特色産業化上實現新突破,努力打造現代農業。

  “依託農業示範區建設和特色農業的發展,不但可以提高原先農場職工的收入,還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廣西—東盟經開區農業部門有關負責人説。

  依照打造“宜居宜業”開發區的理念,廣西—東盟經開區在環境建設上的每一步都有所規劃,這也為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園區形象提供了可能。從去年開始,廣西—東盟經開區加大了節能減排降碳力度,加快開發區環境改造升級,同時強化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做好新上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項目準入管理,從源頭杜絕高污染高耗能項目行業入園。

  服務僑民

  建設宜居的幸福港灣

  每當夜幕降臨,在華僑城社區的廣場上,有人跟著東南亞音樂翩翩起舞,有人在鍛鍊身體。“自從社區建成後,每週都和鄰居們在廣場上跳舞,比過去開心多了。”印尼歸僑林慶忠説。

  2014年7月,為實行華僑農場綜合改革和棚戶區改造規劃,開發區成立華僑城社區,現有人口8400多人,包括印尼、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歸僑、僑眷近2000人。社區為居民提供安心、舒心、貼心、細心的服務,全力打造一個和諧的愛僑社區。如今,居家養老、兒童樂園以及功能完善的社區服務站在這裡一應俱全,華僑城社區已成為歸僑僑眷們解決民生問題的“第一窗口”和享受生活的幸福港灣。華僑城不僅是歸僑僑眷安居樂業的歸屬地,也是廣西—東盟經開區提升園區品位的有力抓手,現在的華僑城周邊公園、車站、超市、銀行、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完善,歸僑僑眷生活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這裡,人們安居樂業。開發區為中等偏下收入困難家庭、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解決住房問題。據統計,公租房累計實施保障2118戶。在養老方面,開發區推進園區“醫養結合”試點,新建的福利院、裏建農村(城市)養老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轄區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將達78張。在華僑農場綜合改革方面,年內棚戶區改造開工648套,政府投資公共租賃住房分配入住完成2185套,其他類型公共租賃住房分配入住完成747套。

  近年來,隨著教育園區建設的開啟,廣西—東盟經開區以高標準規劃建設好産業園區,做好“産城融合”這篇文章,順應人們對生産生活環境品質不斷提高的新要求,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活便利的生態園區。

  服務企業

  打造企業創業築夢之地

  産業是開發區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根基,將園區建設與産業發展完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之地。

  在廣西—東盟經開區強化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下,去年新進企業增多,在建企業幹勁十足,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無限商機。

  2013年入駐廣西—東盟經開區的廣西壯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老吉涼茶生産項目,經過5年的發展,産能不斷提高,實現了由“租”廠到“建”廠的轉變。“開發區在服務企業方面既貼心又細心,無論我們有什麼困難,各部門都能及時解決。”廣西壯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時壯説。

  為了進一步服務好企業發展,廣西—東盟經開區從現有入園企業負責人和高管中聘請14位招商顧問,探索“以商招商”新路徑,激勵部分企業精英利用自身優勢參與開發區的招商引資、重大項目評估、宣傳推介等工作,助力開發區招大引強和産業發展,這在南寧各縣區、開發區的招商工作中尚屬首創之舉。

  2018年,廣西—東盟經開區繼續全面貫徹落實各級有關工業穩增長政策措施,加快兌現各項獎勵、扶持、優惠政策,把對企業的支援做足、做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物流、融資、用工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力促現有重點骨幹企業擴産增效,發展良好的企業穩産達效,有發展潛力的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