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寧新聞縣區開發區五象新區節慶活動東盟經濟暢遊綠城

 

第14屆東博會亮點:旅遊助推一體化 譜寫海絲新篇章

發佈時間: 2017-09-06 |來源: 東博會秘書處 |作者: 佚名 |責任編輯: 沈曄

旅遊和貿易從來都是一對親密的夥伴。

600多年前,中國的明朝,鄭和率領他的船隊、帶著絲綢、瓷器、農業技術和各種中國製造下南洋,帶回來南洋的香料、珍珠和成就了譽滿全球的明清傢具的硬木材料,譜寫了一部古代國際貿易的經典故事。

鄭和團隊在與當地土著居民進行貨物交換貿易的往來途中,飽覽了南洋奇幻絢麗的自然風光、領略了迥異獨特的風土人情。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組團跨國之旅。中國明末長篇小説《鏡花緣》敘述的就是這個背景下的故事。

600多年過去了,出國遊已經成為當下百姓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國人對南洋依然情有獨鍾。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遊客花費總額最多十大出境目的地國家,泰國居第一位,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也位列其中,東盟國家在十席中佔據四席。旅遊帶動旅遊産業及相關産業的發展演繹著一個又一個財富故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旅遊與經貿的結合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如此的關注與追捧。


將於今年9月12-15日舉辦的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特別設置的主題就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本屆東博會以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為契機,以貿易、投資、旅遊合作為重點,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助力區域經濟合作一體化向更高層次發展。

旅遊,正成為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排頭兵。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中,旅遊具有先連先通的優勢。隨著中國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不斷深化,到東盟國家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夢想。以旅遊合作為契機,深化旅遊相關産業合作、進而推動經濟一體化合作的成效也將越來越顯著。


東博會搭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重要平臺,促進旅遊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從第2屆起,東博會專門設置“魅力之城”專題,集中展示各國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和産業優勢,受到廣大與會者的高度追捧。每年會期,“魅力之城”展廳各國展位設計莫不匠心獨運,特色鮮明的民族風情表演、內容豐富的影像圖集、別具一格的特色展示,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必是人氣最旺的展區之一。

廣西大學四年級學生范馨是去年東博會的志願者。談起對“魅力之城”的印象,至今仍記憶猶新。翩翩起舞的身著越南傳統服裝“奧黛”的女子,席地而坐演奏緬甸民族樂器彎琴的緬甸女演員,圍成一個圈跳著民族傳統舞蹈的寮國青年男女,給人製造度假錯覺的馬來西亞的白色沙灘、藍色海洋……范馨説,不用離開南寧就完成了一次計劃已久卻沒有成行的東盟旅行。

現在,每週有1000多個航班穿行于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2017年首季,中國依然是柬埔寨最大客源國。2017年7月,越南接待中國遊客量超過40萬人次,中國繼續成為越南的最大旅遊客源地。

與此同時,到中國旅遊的東盟客人也越來越多。2016年,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來華旅遊人數均超過百萬人次,且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在東博會舉辦地廣西,其每年超過300萬人次的入境遊客中,有近一半來自東盟國家。


東博會推動中國—東盟合作從旅遊延伸到城市合作、到經貿合作的各個層面。成功舉辦13年來,東博會共展示了137個(次)中國—東盟“魅力之城”。“魅力之城”專題展已成為中國和東盟各國城市展示商機和特色的良好平臺,深化了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使雙方合作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延伸到城市層面。城市為媒,架起了中國—東盟商家企業乃至普通民眾深入了解的橋梁。

與此同時,東博會推動中國—東盟旅遊交流合作的層級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解決雙方合作發展帶來的問題,東博會專門舉辦了雙邊、多邊旅遊合作的會議論壇和活動,從“10+3旅遊部長會議”,到雙邊旅遊合作協議,再到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旅遊合作機制日益完善,合作渠道、平臺不斷豐富。通過東博會這些衍生的平臺和渠道,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寬闊。


從2015年起,東博會每年舉辦專業展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展,在主展之外更加專業地推動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取得顯著成效。每年旅遊展根據當年中國—東盟旅遊合作的形式設置主題,分別設置境外旅遊、國內旅遊專業展,國際旅遊商品展、廣西旅遊形象展和旅遊消費展等內容,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專業和機構參加展出,務實推動了中國與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全球各國和地區的旅遊合作。2017年東博會旅遊展將於10月11-13日在桂林舉辦。

新時期東博會助推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使命愈發堅定。新一屆盛會,新主題,新起點。“旅遊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的今天,作為連接“一帶”與“一路”的重要平臺,第14屆東博會“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這個主題,將是對中國—東盟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的最好詮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