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快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為論壇致辭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外文局局長蔡名照致開幕辭 ·跨文化傳播論壇于2006年8月30-31日在中國 ∙ 北京 ∙ 崑崙飯店舉行
趙啟正:跨越文化障礙 更好地向世界説明中國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廣泛,在廣泛的交往和合作中,文化因素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文化交往本身,政治、經濟合作以及民間交往,也無不含有文化元素。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構成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礎。相反,文化的差異和誤解,也會造成交往的障礙。可以説,文化是一切領域的DNA。由於中國語言、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性,我們和其他國家,尤其是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存在很多差異,這為世界了解中國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和困難。因此,越過跨文化障礙,更好的向世界説明中國,我們責無旁貸。

一、跨文化差異和障礙

中國既有古老的文明和傳承,也有豐富的現代生活和文化。中國正在發生的社會和經濟的變化也很迅速。中國現在一天的GDP相當於新中國成立時一個月的;在20多年的時間裏,中國的貧困人口從3億人減少到2000萬;當電腦被發明並在發達國家應用的時候,中國人還在使用已經使用了上千年的算盤,但今天,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已經超過了一億,手機用戶超過了兩億。中國正健康、和諧的發展,中國作為和平的力量,對世界越來越發揮著正義和積極的影響。但世界還是充斥著對中國的誤解。誤解的産生有許多原因,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文化和他國文化的差異及其造成的障礙。有一個常見的例子:中國人在接受別人贈送的禮物時,常説:“不,我已經有了,我真的不需要”。而西方人在接受別人贈送的禮物時常説:“啊,這正是我需要的,我想買它已經多時了!”其實,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別人的饋贈和感情都十分珍視,但由於文化差異,表達卻完全相反,會使人感覺對方不懂禮儀和情義。

世界上81%的人自稱有宗教信仰,而13億中國人中信教者只有1億多,那麼,外國信教者就會認為中國人不想天堂,不怕地獄;不信教者必然孤獨。但實際上中國人更珍重今生,很重視友誼和群體。“吾日三省吾身”,省其一就是與朋友交是否誠信。因此,宗教與非宗教相互了解,開展對話就十分必要。越是不同文化的人群之間越需要加強對話。

語言表達的差異、教育背景的差異,思維方式的差異、宗教觀的差異,實質上還是文化的差異。文化差異必定帶來許多障礙,如語言的障礙,表達方式的障礙,進而構成交流的障礙,傳播的障礙,理解的障礙,合作的障礙。中文是使用者最多的語言文字,但同時也是使用國家幾乎最少的。比起英語、法語、德語、西語來説,中文很獨特,翻譯存在的困難是明顯的。譯者不但要精通某種外語,還要通過想像將自己置於産生原著的社會生活中,又要將自己置於當代受眾能夠理解的社會生活環境,以及受眾的文化背景中,否則,就難免出現“格義”現象。就是片面地按一方文化背景下意識地修訂了外國文化。比如唐朝以前,曾經將佛經按儒學“格義”。如果沒有對不同文化的了解,不同的譯者譯出的同一本書可能成為不同的書。哲學和詩歌的翻譯尤其有這種可能。

由於文化差異,交流的能力和習慣也會不同,而我們交流能力的不足也給自己設置了許多障礙。比如,我們往往缺乏適合外國受眾需求的表達。我們的表達比較中國式,時而使用自己的專有詞彙而不願意多解釋。比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外國有人認為它是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由此可以斷定:中國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其實,世界各國市場經濟都有不同。美國、日本和歐洲都不同,歐洲各國也有不同。中國只是這些不同中的一個。再比如我們有時説“人定勝天”,外國人就往往認為中國人不尊重大自然。

我們的表達往往欠具體,常常説些令外國人費解的話,加上追求語言形式而不擅形象地比喻,外國人就暈了。這是刊登在中國某報的文章的一部分:“……學院逐步確立了‘定向招生、雙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工學結合、頂崗實踐’的教學模式和‘主體參與、情感體驗、積極創造’的教育模式。……2005年初,學院建立了德育帶頭人、德育骨幹、優秀德育工作者三級德育梯隊,分別加以0.5、0.3、0.1的崗位津貼。……學院不僅以‘1.5+1.5’或‘2+1’的教學模式,培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以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實踐、管理活動來培養人品和開拓技能。”這些沒有説明的數字,已經使人糊塗了,再加上許多特別的詞彙,如果翻譯成英文,外國人怎能看懂!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100多年裏,中國人民慘遭侵略和屠殺,西方列強掠奪戰爭賠款和其他款項達白銀1000億兩。中國在對外表達這段歷史和這個數字時,是否考慮過,外國人對1000億兩白銀是否有一個形象的概念?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如果説明這是中國當時兩年的財政收入就形象多了。1000億兩,相當於以當時中國的經濟能力付出一千年的勞動血汗啊!如果再把白銀的重量單位,換算成國際通用單位,印象就會很深刻。

稍不經意,來自文化本身的以及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會冒出來,不克服是不行的。

由於中國近幾百年來逐步落後,開放較晚,加上中文的特性,以及中文不普遍等原因,世界對中國的了解不多,誤解卻較多。《聖經》中的“黃金法則——己所欲,施於人(要別人如何對待自己,自己就如何對待別人)”,不僅基督徒熟悉,西方人熟悉,也傳遍世界大部分地區。而我們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黃金法則”觀念更久遠,更簡明,更美,但卻沒有在國外廣泛流傳。

二、文化傳播中的赤字

越過跨文化障礙,加強中國對外交流,是時代的一個重大命題。但由於跨文化差異等原因,中國對外的文化逆差嚴重。和中國對外貿易“出超”相比,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則是嚴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以圖書為例,多年來我國圖書進出口貿易大約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圖書主要是到一些亞洲國家和我國的港澳臺地區,面對歐美的逆差則達100:1以上。2004年,從美國引進圖書版權4068種,輸出14種;從英國引進2030種,輸出16種,從德國引進504種,輸出20種,從日本引進694種,輸出22種。2005年,對美版權貿易是4000:14。同一年。我國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出口總額220萬美元,進口總額2136萬美元,逆差近10倍;全國圖書、報紙、期刊累計出口總額2546萬美元,進口總額1億6000多萬美元,逆差為6倍。文藝演出也有類似狀況。從1999年到2002年,僅俄羅斯就有285個文藝團體到中國演出,同期中國到俄羅斯演出的文藝團體只有30個,相差10倍。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影片4332部,其中,美國幾乎佔到了一半。而我國影片出口的卻屈指可數。從全球文化的大範圍看,在許多國家,有人如果聽不懂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作品,就被認為不懂音樂,但聽不懂“二泉映月”則似乎很自然;南韓服裝、南韓電視連續劇、南韓歌舞被稱為“韓流”廣泛向世界傳播;日本動漫和音樂,我國的青少年非常喜愛。據2004年的一項調查,中國青少年喜歡日本動漫的佔60%,喜歡歐美動漫的佔29%,喜歡中國動漫的佔11%。這説明,中國動漫本身的魅力和傳播都不夠。

中國文化向世界的傳播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和中國文化本身的內涵和蘊力相比,相差甚遠。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除了長城,可能還有大熊貓,但這遠遠不是中國文化的全部。中國的風景、文化遺産、音樂和風俗的文化短片都不乏上品,但出口國外還不夠。相比之下,泰塔尼克號沉沒了逾百年,但它的主題歌傳播世界,《泰塔尼克》影片的收入更是超過了當年日本汽車工業一年的産值。美國電影的生産量只佔全世界的5%-6%,但放映時間卻佔全世界放映總時間的80%。西方幾大通訊社還生産佔全世界80%以上的重大新聞,美國的CBS、ABS、CNN等媒體的新聞發佈量是世界其餘各國新聞發佈量的100倍。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漢語學習熱潮。這給漢語推廣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對此,我們還需冷靜對待,推廣漢語作為戰略,長期堅持下去。在語言文化方面,中國和西方的交流也處於嚴重逆差狀態。美國高中有大約2.4萬人學中文,但學習法語的美國高中學生是100多萬,而中國人口是13億,法國人口只有8000多萬。在美國3000多所大學裏,有近800所開設了漢語課程,但在中國,連小學甚至是學前班,都開設英語課程。大學生不考GRE或託福會被認為不思進取。2005年3月,英國《衛報》和《泰晤士報》報道了英國財政大臣布朗中國之行的一個任務:文化出口。《衛報》的報道説,布朗在中國第一天的主題是:教育,教育,還是教育。布朗認為,英國在繼續進口越來越多的家電,服裝和其他東西的同時可以用出口一樣東西來平衡。這就是英語。英語教學作為一項出口它的價值在五年裏已經從65億英鎊增加到了103億英鎊,大約佔其GDP的1%。

中國對外文化傳播的嚴重赤字和入超,與跨文化差異和障礙相關,但歸根結底,還是我們文化這個軟實力本身不夠強大的問題。因此,提高文化實力,是全民族的事業。

三、中國文化屬於世界

中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中國文化屬於世界,理應回饋和貢獻給世界。文化不是數學方程,得出了正確的解,其他的解就都是錯誤的,不同的文化可以共存,文化正是由於差異而各呈繽紛,構成了世界文化大觀園。文化也不是血液,不同血型不能相互輸血,但不同文化卻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從文化的角度上説,一個國家的強盛,從長遠和根本上取決於她的文化的吸引力。,一國軟實力的強弱,其文化的傳播和影響非常關鍵。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名叫《治國方略-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的書,書中在談到所謂的“中國威脅”的時候,她説,中國不會構成冷戰時期蘇聯的那種挑戰。因為中國現在還不是一個軍事超級大國,今後也不太可能成為一個軍事超級大國。這話本應該讓人輕鬆起來,但是,撒切爾夫人緊接著又解釋説,“還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説。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

撒切爾夫人説出了一個道理:一國要對世界産生影響,不僅靠軍事力量,重要的是依靠文化力量。要成為世界強國,首先必須成為一個文化強國。“推進自己而削弱別人的、具有國際性傳染性的學説”是什麼?是意識形態,是思想觀念,是先進文化!

歷史上曾出現過三次霸權時代,羅馬霸權(西元前27年—西元180年)、英國霸權(19世紀)和美國霸權(20世紀始)。三大霸權除了以強大的經濟和軍事這些硬實力為物質基礎的,還無一例外地以強大的文化等軟實力為精神基礎。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説,“羅馬文化高於周邊文化,文化優越性使得羅馬帝國的使命感成為合情合理,也加強了帝國的力量。”英國不僅把歐洲文化推向全世界,英語更成為世界性語言。當今美國非常重視其文化、意識形態和所謂的民主制度的建築和傳播。我們看到的,美國和西方正是抓住了所謂的“自由、民主、人權”這種思想觀念,既推進了他們自己,又削弱了別國。人道主義干涉、先發制人都是這種觀念的衍生品,並讓人們相信是“為了建立一個新的民主國家”。

美國學者阿爾伯特·韋伯説,“美國沒有依靠軍隊的領土征服、控制他國政府、掠奪資源等純武力方式,而是強調理念的征服力量。”我們知道,沒有人心甘情願做皮鞭下的奴隸;但被外來文化征服的人,自己會喜歡那種文化,不會認為自己是那種文化的俘虜,反而會認為自己擁有了那種文化。這就是文化不同於皮鞭的魅力。因為強勢文化不僅有滲透力和影響力,也同時成為一種標準,一種似乎比其他國家先進的文化標準,使其他國家樂於接受這種文化。而一個失去了文化支撐的國家,要成為世界強國,是很難想像的。

中國絕不稱霸。但作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發源地,擁有極其燦爛和豐富文化的文明中國,只出口電視機,不出口電視機播放的內容,也就是不出口思想觀念,就成了一個“硬體加工廠”。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憑藉其古老而價值不衰。文化也不是文物,只強調其考古價值。文化是需要在發展和傳播中獲得持續的生命力的。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2005年來上海時説:“中國的崛起不僅是經濟硬力量的崛起,還有文化等軟力量的崛起”,“中國的崛起不是靠航空母艦和海上軍事力量來崛起,而首先是文化的復興”。我們以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為榮,但我們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一躺就是500年。

中國是世界的中國,越過跨文化障礙,向世界更好的説明中國,傳播中國,世界才能分享美麗的中國,中國也才能更好地貢獻於世界。

謝謝!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