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首頁 往期回顧 視頻中國

花絲鑲嵌:中國宮廷千年絕技

 

  用金銀做原料,拔成細絲,編結成型,再鑲以珍珠或寶石,製成雍容華貴的裝飾品,這便是延續了兩千多年,一度為宮廷帝王御用的花絲鑲嵌工藝。

 

 

  花絲鑲嵌,又名細金工藝,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工藝複雜,用料珍貴。
花絲工藝基本技法用八個字來概括即為:掐、填、堆、壘、織、編、攢、焊。而每種工藝細分起來又是千變萬化。製作花絲,首先要將塊狀金屬“原錠”高溫熔成水,倒入凹槽變成金屬條,再用拉絲板將條拉成細絲,這就是最初的素絲。素絲表面是光滑的,用兩到三根素絲搓成一股,花絲就形成了。而鑲嵌工藝鑲嵌工藝主要分為銼、鎪、崩、擠、鑲等幾種,依附於花絲工藝,起到畫龍點睛的裝飾作用。

 

 

  早在漢代,巧手工匠們就已經做出了成型的花絲鑲嵌製品。


  盛唐時社會繁榮,萬國來朝,吸收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元素。此時女性開放而自信,服飾華美,粧容靡麗,花絲技藝也被更廣泛的運用到了首飾製作上。

 


  明代花絲鑲嵌達到巔峰階段,集傳統花絲、鏤雕、鑲嵌技術之大成,極盡奇巧細緻。最為著名的當屬明萬曆皇帝的金翼善冠,此冠由0.2毫米的細近似編織出花紋,薄如輕紗,綴有遊龍戲珠圖案,細緻精美。

 

 

  清代康熙年間,宮廷中成立了造辦處,“造辦處”屬有“銀作”。內分化銀、煉金、累絲、鏨花等十個工種,數百人,專制金銀首飾、器皿等。這裡集中了全國技藝卓絕的工匠們,並融合少數民族工藝美術之長,承接了明代優秀技藝的花絲鑲嵌進一步得到繁榮,成為了宮廷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花絲鑲嵌其古老而繁複精倫的工藝承載著宮廷風格的氣質,堪稱中華民族手工藝史上的千載古藝。如今,皇家宮廷已不在,花絲鑲嵌工藝分散民間,並生根發芽,在一代代老手藝人的傳承下,有了愈加強盛的生命力,歷久彌新,繼續在當代散發著耀眼光芒。

策劃:劉璟       後期:劉璟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劉璟 吳婧 白玥 孫磊 高志偉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