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首頁 往期回顧 視頻中國

北京中軸線:一條線,一座城


  從永定門到鐘鼓樓,貫穿紫禁城南北,全長近8公里的中軸線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標誌,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中軸突出、兩翼對稱”,莊嚴肅穆,是北京城城市格局的最大特色。



  北京的中軸線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棄金中都,在其東北方擇址建設元朝國都——元大都,這時中軸線長3.7公里。後經明、清時期的發展,最終,北京的中軸線延長至7.86公里。


  “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這是中國古代建都城的核心思想。這裡的“國”指國都,“中”代表中心。紫禁城坐落于中軸線中心位置、由皇城、內城、外城層層相套防衛,皇宮內最高等級的宮殿和城門直接建在中軸線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午門等等,居“天下之中”。既顯示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又把北京統領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古都中軸線的構成,是城市規劃建築與封建社會的政治、文化觀念的有機統一。


眺望的鼓樓全景(2015年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中軸線,也體現著古都城市的百姓民俗文化,中軸線北端是古都規劃中的“前朝後市”的城市商業區,在中軸線兩側的鑼鼓巷、什剎海是都市百姓的居住、生活、休閒區域;分佈于前門大街兩側的大柵欄、鮮魚口等傳統商業街,是南中軸兩側的歷史商業區。


  中軸線,是一座城的脊梁。它嚴謹、中庸、秩序,體現了“以中為尊”的價值觀及“天人合一”的信仰,是傳統哲學思想在城市建設上的反映,也蘊含著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


  在這條線上,匯集了北京古代建築的精髓,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變遷。建築大師梁思成曾寫道:“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産生。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申,一貫到底的規模。”


新華社記者 徐家軍 攝

  如今,中軸線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歷史縱深感。在北京新的規劃藍圖中,這一令世人讚嘆的城市景觀再次向南北兩側延伸,連接北起奧林匹克公園,南至南五環外的廣闊地區,成為集中體現古都保護和城市發展的一條新軸線。



  已經醞釀了十年之久的北京古都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近日已列入北京市政府重要工作項目。中軸線這條古老的北京符號,將更加煥發出它生機勃勃的魅力。


策劃:劉璟       後期:劉璟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劉璟 吳婧 白玥 孫磊 高志偉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