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孫哲:中國只有通過改變自己才能更好地影響世界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6-29  內容來源: 中國網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導師孫哲發言(中國網記者 楊佳攝影)

(中國網6月29日訊 記者孫磊)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于6月28-29日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新格局、新合作、新發展”,中國網現場直播報道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孫哲出席主論壇並參與“國際政治格局變化”討論。他認為,中國要重新或者謹慎解讀國際格局的變化,勇敢地作出中國正確的國際選擇。因為大家都在談中國,是因為中國的時代應該已經到來,這時候中國只有通過改變自己才能更好地影響世界。

他同時指出,中國是否能夠做到像十八大以後“美麗中國”,把我們的環境治理好,把我們的食品安全治理好,它可能對提高中國的影響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有很大的幫助。(完)

以下為文字實錄:

孫哲: 我的解讀是,我們要重新或者謹慎解讀國際格局的變化,勇敢地作出中國正確的國際選擇。我們分析國際格局的時候,也可以從《人民日報》等很多媒體上看到我們總結的它的特點,比如國際趨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我們可以把國際格局看成一座一座的建築物,很具體,東方、西方,但是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些天氣的變化,比如説流動的等等。我們要非常慎重看到權力轉移這個概念,不要被它所造成的巨大困惑所困惑,比如權力轉移,我們經常舉的權力轉移是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轉移,比如美國佔世界的GDP從32%到今天佔GDP的23%。如果看一看在政治上的影響力,發達國家是不是也受到了權力轉移的好處呢?發展中國家在政治影響力方面是不是也反襯出我們偉大、更光榮更有發展前景。在軍事上美國的重返亞太,60%的空軍和海軍,2020年又要重新佈置在亞太地區,很難説在權力轉移有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全部的轉移,發展中國家能夠有強勁的推力來創造財富,對這個概念我是存疑的。

另外,對權力轉移我們過多強調了結構上平衡的權力轉移,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忽視了垂直性的,各國內政對外交的影響,或者是內政和外交已經密不可分。現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可能受到全國很多關係非常關注,敘利亞、利比亞,包括我們中國是不是能夠做到像十八大以後“美麗中國”,把我們的環境治理好,把我們的食品安全治理好,它可能對提高中國的影響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垂直性的,從限制政府的權力到人民自我的權力成長,這個權力的轉變現在也是國際政治應該加以重視的。

孫哲: 第三,流動的權力轉移。因為議題不一樣,所以各個國家在聯合國平臺上不斷討論,通過投票、通過聯盟,通過形成各種各樣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形成各個議題,不斷變化立場。如果這樣看國際格局的變化,有一個流動的變化過程。也就是説垂直、平行加上流動,這個國際格局應該更立體、更3D,更值得我們去反思。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戰略選擇,首先要考慮我們的戰略背景,中國定義自己為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可以很坦白地説跟西方還有很多對立或者對抗的地方或者是不和諧的地方,在我們跟周邊有六個國家有領土和領海的爭執,台獨、藏獨、疆獨,從全世界的角度上看,包括“法輪功”,對中國的政治安全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在這個背景下中國作出什麼樣的選擇,是不是有勇氣作出這種正確的選擇,我們與誰為伍,我們的外交在今後怎麼樣更有創新,這是中國今後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問題,特別是軍隊的角色。比如説海外人和美國人非常關心我們的經費,這種情況下中國能不能承擔全球性的軍事擔當,有沒有全球性的軍事戰略,如果我們的精神氣質提升不起來,那我們做的外宣可能很多都是無用功。所以我的結論是,中國要做非常正確的選擇,中國的時代應該已經到來,我對西方並不迷信,我覺得中國現在,因為大家都在談中國,是因為中國現在到了中國時代已然到來,這時候中國只有通過改變自己才能更好地影響世界。謝謝。

專題:第三屆全球智庫峰會

責任編輯: 劉璟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