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貴州探索生態修復與産業發展同步治理石漠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10-27  內容來源: 貴州衛視

 

 

山上的石頭不再長了,農民的腰包開始鼓了

6月初,記者深入晴隆、貞豐等地採訪,發現曾經白花花的石山披上了綠裝,青草餵肥了羊兒,石縫里長出的花椒樹被密密的果實壓彎了腰……

讓人恐慌的“石魔”被制伏了!

曾經搬離的村民又回到家鄉發展特色生態産業走上致富路。

向“石魔”宣戰

從貴州的東往西走,樹木越來越少,石頭越來越多。

多年前,記者走進畢節,白花花的嶙峋亂石讓人有窒息的感覺。該市岩溶出露面積2.1萬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9.3%。

由於過度開墾,水土嚴重流失,關嶺、晴隆、貞豐一帶的群眾曾以為石頭會長,石漠化就像魔鬼一樣令人害怕。

貴州是我國土地石漠化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據2005年監測結果顯示,石漠化面積達3.31萬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的速度擴大,很多地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

但地處長江、珠江上游的貴州人多地少,大規模移民搬遷不具備條件,且“兩江”屏障還需要廣大群眾去建設,所以必須通過治理向石山要地“絕地逢生”。

西部大開發以來,我省借助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建設工程和易地扶貧搬遷等工程,圍繞增加植被、建設基本口糧田、發展草地畜牧業、農村能源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發展後續産業等六大任務,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這個地方什麼莊稼都長不好,唯獨石頭長得最快!”幾年前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一位農民幾乎絕望地説。

如今,這裡已種滿了梨、桃等經果林,蒼翠欲滴,昔日亂石崗,如今花果香。

鴨池鎮在治理石漠化過程中,在上游缺水少土的石山區封山育林;在中度石漠化陡坡耕地應用營林措施進行生態重建;在中、輕度荒草地人工種草配套養畜;在低於25度的中度、輕度石漠化耕地類型區實施坡改梯工程。走出了以“林草糧果牧”相結合的“生態農業導向型治理模式”。

我省還涌現出種草養羊的晴隆模式、貞豐坪上模式,種植花椒的貞豐頂壇模式、關嶺模式等。

這些成功模式,讓貴州各族人民堅信“石魔”是可以制伏的。

2008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治理石漠化,我省最為嚴重的55個石漠化縣被納入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試點範圍。這標誌著我省正式向“石魔”宣戰!

“十一五”時期,我省共治理石漠化面積6615平方公里,佔全省石漠化面積的20%。2010年,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348元,是2005年的1.25倍。

組合兵團全面開戰

2010年春,貴州那場百年不遇的乾旱驚動了中央領導,全面治理貴州石漠化再次被提上重要議程。

溫家寶總理到貴州視察工作時明確指出,把貴州的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石漠化建設三者結合起來,三位一體,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貴州發展問題。按照溫總理的指示精神,我省編制完成了水利建設、生態建設(林業)、石漠化治理三個專題規劃,並得到了中央批准。

按照規劃,從2011年開始,我省有石漠化治理任務的78個縣全部得到中央專項資金支援,率先在全國實現石漠化治理工程全覆蓋。今年初,國發2號文件將做好石漠化綜合治理明確為貴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點規劃,要求整合各方面資源,確保到2015年完成1.79萬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

工程實施4年來,國家共安排我省石漠化綜合治理專項資金18億元,其中林業建設項目資金近8億元。

除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專項資金外,2005年來,我省石漠化地區通過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累計完成中央林業重點工程投資近30億元,完成營造林近2000萬畝。

通過綜合治理,我省石漠化綜合治理成效較為明顯,據貴州省林業廳最新監測結果顯示,全省石漠化面積減少了29萬餘公頃。

目前,我省正按照“水利建設與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者緊密結合,三位一體”的思路,投資253億元在78個石漠化治理縣(市)重點實施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草地建設和草食禽畜牧業發展、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及異地扶貧搬遷和勞務輸出等5大工程,加快石漠化綜合治理。

伏“石魔”生態效益雙豐收

一項大型惠民工程的成敗關鍵在方向和思路。

貞豐縣北盤江鎮是我省石漠化的重災區之一。該鎮銀洞灣村農民在漫山的岩石中尋找稀薄的土壤種植玉米,一年的收成只夠吃3個月。村民胡明忠為了生存,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舉家搬離。10年後,胡明忠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返鄉種植花椒,現在家庭平均年收入6萬元左右,不僅建起了一棟3層小樓,還購買了一輛客車從事交通運輸。他説:“種花椒既賺錢又保護水土。”

如今,貞豐縣北盤江鎮的嶙峋山石間,已種滿了花椒,該鎮2011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4800元,90%花椒。

目標相同,但各自走的路卻不盡相同,結果卻是一樣的生態效益雙豐收。

與銀洞灣村隔著一條北盤江的關嶺自治縣板貴鄉,兩岸石頭一樣多,但板貴人在發展花椒的同時,更注重發展經濟效益更高的火龍果。

2007年,關嶺學習羅甸治石經驗引進火龍果種植,現每畝産量3000公斤以上,年收入1萬元以上。當地也把火龍果作為繼花椒、砂仁之後的又一支柱産業發展。

貴州各族人民正以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不斷開拓創新,在石旮旯的“狹縫”中繼續創造新的奇跡!我省正廣泛推廣三大治理石漠化品牌模式之一“晴隆模式”。

在晴隆縣的江滿草場上,62歲的農民易輝能在青草悠悠的山坡上悠閒地放著羊。九年前,這裡全是石頭和荒土。

晴隆縣從2001年開始實施波爾山羊産業化扶貧試點項目,將種草養羊和生態治理結合起來,10年來種植人工牧草近30萬畝,改良草場2萬多畝,項目區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630元增加到現今的4000多元。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左右。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説:“貴州把環境治理同農民利益結合起來,有助於在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的有效保護。”

 

責任編輯: 魯楠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