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PM2.5中的“頭號健康隱患”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0-28  內容來源: 上海東方高清

污染顆粒物進入人體“路線圖”

 

    PM2.5(空氣動力學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被認為是污染大氣環境的重要物質,然而在PM2.5的微觀世界裏,誰才是給人體健康帶來隱患的禍首?昨天,復旦大學研究小組公佈最新研究結果,粒徑在0.25—0.50微米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危害的關係最為顯著,對心血管影響尤甚,且粒徑越小,健康危害越大。

    0.5微米是個“分水嶺”

    “我們選擇一個城市,連續從PM0.25一直測到PM30,用流行病統計學的方法來觀察不同大小顆粒物與健康風險的關係。”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闞海東教授介紹,“結果發現0.5這個粒徑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分水嶺,小于0.5粒徑的顆粒物健康危害比較大,大於0.5微米的顆粒物數濃度與居民健康風險沒有顯著關聯。”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新指出,顆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積跟粒徑明顯相關,這個關鍵點也恰好是在0.5左右。0.5以下的顆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積方式是擴散沉積為主,而0.5以上的顆粒物主要是撞擊沉積。楊教授用犀牛和老鼠比喻粒徑大小不同的顆粒物,前者品質大體積大,跑起來剎不住車,往往一下就撞進鼻粘膜等,後者品質小體積小,受氣體分子影響較大,順著呼吸氣流就往肺裏鑽。學界有研究曾列出顆粒物進入人體的 “路線圖”:7微米顆粒物可進入鼻腔,4.7—7微米顆粒物可到達咽喉,3.3—4.7微米登陸主氣管,2.1—3.3微米進入支氣管,1.1—2.1微米抵達氣管末端,0.65—1.1微米的足以鑽進肺泡。從這一點來説,闞海東課題組的研究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污染物顆粒進入人體的深度與健康危害程度有關聯。據悉,相關論文已發表于公共衛生領域權威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

    心血管系統受損更嚴重

    通常認為,大氣污染顆粒物給健康帶來隱患,呼吸系統排在首位。然而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較小粒徑的顆粒濃度與人體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最為顯著。對此,闞教授指出,微小顆粒物不僅能進入肺泡,還可透過人體血氣屏障,進入迴圈系統,對心血管健康産生威脅;其次,肺泡裏有非常豐富的神經感受器,微小顆粒物積存多了,可能引發應激反應,打破交感神經調節的平衡狀態,“如果人體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會更麻煩些”。

    據了解,此次課題聚焦的PM2.5中的“小個子”,來源主要是汽車尾氣及部分二次污染物,雖然粒徑較小但數量多。比如,PM1在上海PM2.5中的品質濃度達80%-90%。與此同時,PM1由於與可見光波長相近,會形成大量吸光、散射現象,成為灰霾天氣主因。鋻於此,專家認為,從公共健康角度和環境角度出發,我國應在關注PM2.5的同時,加強對PM1等小顆粒物的“定向檢測”,並開展更深入的研究。(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 孫婉露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