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長江大保護力行者|“河小青”老高的長江情

現場直擊 丨 發佈日期:2024-07-22 丨 時長:08'16''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4/7/23/20247231721696005667_408.mp4

承長江大保護的時代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歷史長河來看,如果説我們這一代人能留給後人點什麼,我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長江,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大河,橫貫中國多個省份,流域面積廣闊,資源豐富,對中國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長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水污染、生態破壞、過度開發、洪澇災害頻發等已經成為了長江流域治理的一大挑戰,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系統,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基調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指明瞭方向。如今,長江正呈現出水清、岸綠、魚豐的美麗生態畫卷。

守堤人的初心

7月的湖北正直汛期,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以下簡稱公安分局)局長、公安縣長江幹堤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高衛軍坐鎮指揮,主持公安縣長江幹堤防汛指揮部防汛會,部署當前防汛工作。

公安縣地處荊江分洪區,境內荊南四河縱橫串汊、交織過境,大小湖泊星羅棋佈,素有“洪水走廊”、“百湖之縣”之稱。全縣長江及各支流13條,全長423公里,大小湖泊52個面積89.27平方公里,江河堤防總長798.6公里,縣域江河長度及堤防長度均居全國縣市之首,縣域岸線總長250.27公里,長江岸線85.62公里。公安縣從1949年到1998年,發生重大洪澇災害9次,平均5.4年一次,兩岸人民深受其害,可以説,公安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與水抗爭的歷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決定了公安是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之一。

高衛軍生長在荊江分洪區,終日與堤為伴,從他記事起,防汛抗洪、築堤挽垸就是繞不開的話題。1992年,高衛軍從部隊轉業後,放棄了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立志要改變這個被稱為“水袋子”“窮窩子”的地方。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面對險情,高衛軍選擇奔赴抗洪前線,他扛麻袋,堵管涌,奮戰在大堤最險處。因為這次抗洪的經歷,高衛軍感受到了人類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無助,為他日後心裏埋下了一顆生態保護抵禦自然災害的種子。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時任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的高衛軍非常激動,對於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高衛軍來説,保護長江母親河,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今我們有了這部法律,我們的長江只會變的更加安全,更好的為人民做好服務。”高衛軍説,“長江大保護關乎民生福祉,作為河道人,堤防就是長江生態主戰場,這也是我們河道人的使命。”

群眾是築起長江保護的第一道長城

為了使公安快速成為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一張藍圖在高衛軍心中已然成形,他堅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1998年的抗洪經歷,在高衛軍看來,這不僅是一次對自然災害的抗擊,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禮。在這種抗洪精神的指引下,高衛軍在公安掀起的一場堤壩保衛戰就此打響。在這場保衛戰中高衛軍啃下的第一個硬骨頭就是“關停並轉”。長江公安段作為荊江分洪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沿線居民、企業、商戶、碼頭紛繁眾多的歷史難題,生態矛盾突出,管理難度極大。剛開始時,群眾的生態意識薄弱,加之“關停並轉”行動損害了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高衛軍工作受到很大的阻力,有人勸高衛軍説,“長江大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是你一個部門一個人的事情,你沒有必要衝鋒在前,費力不討好。”但是高衛軍並沒有退縮,他總是和群眾講,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人做好了,子孫後代才有出路。高衛軍還通過教育科普、宣傳講座、走訪談心的方式和群眾普及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高衛軍的耐心勸導下,群眾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有之前持反對意見的群眾,竟主動加入到了“關停並轉”行動當中,高衛軍也順利完成第一步的工作,此事也讓高衛軍看到了群眾的力量。

長江保護法實施以後,高衛軍覺得有必要讓全社會加入到長江大保護中來,發動群眾的力量來保護我們的長江。高衛軍發起成立了公安縣守護河湖志願者協會,動員全社會參與到保護長江中來,讓“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成為社會共識。如今志願者和“河小青”隊伍人數達到17500多人。“我作為河小青組織者,也是其中的一員,我每週六都會參加志願者服務”。高衛軍説,“不僅要讓群眾參與進來,還要讓他們在志願活動中有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形成‘志願紅’守護‘生態綠’的文明實踐新風尚。”為保持群眾對保護工作的積極性,高衛軍想到了推行志願服務“積分銀行”,規定群眾參與志願者活動次數越多、服務時長越長,累積分值相應越高,群眾可以憑“積分銀行”個人賬戶的積分,享受免費停車、乘坐公交等公共服務,並在入職、評先、入黨、入團、交流及培訓等方面享受優先政策。

繪長江生態新畫卷 讓群眾享綠水青山的福利

群眾對長江大保護的積極性起來了,有了群眾的支援,長江大保護行動也迅速在公安展開。“在公安縣委縣政府的支援下,我們對長江岸線79.95公里進行高標準生態經濟林改造,種植樹木30.91萬株。”高衛軍説,作為堤防管理部門,公安分局提出“長江大保護”“綠色銀行”等生態品牌,常態化開展栽植復綠,累計儲備綠色銀行護堤護岸林52萬株,更新生態林10萬餘株。公安分局還向社會發起生態志願林的領植行動,終於在2023年全國第45個植樹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的第三年,通過社會公益募集1128株三角楓景觀樹,打造2公里“志願林”示範段。對中心城區8.1公里長江幹堤進行拓寬升級,修復濱水生態環境,打造濱江生態公園,提升濱江岸線生態景觀,在長江公安段在流域率先樹立起示範標桿,高衛軍自豪的説:“如今這裡已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窗口,成了網紅打卡之地和流量聚集之地,我們打造的長江綠色廊道效果明顯,長江公安段連續四年保持在Ⅱ類水質的水準。”

在高衛軍的努力下,長江大保護在公安段取得的效果明顯,成果豐碩,但保護不是一時之舉,它是要常抓不懈的,如何來維護管理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作為河道管理部門的管理者,高衛軍必須想出行之有效的辦法,經過實地考察,高衛軍決定組建一支由84人組成的專職長江岸線管理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同時高衛軍創新的提出打造四個岸線,即黨建引領“紅色岸線”、法制催生“綠色岸線”、文化涵養“品牌岸線”、科技賦能“智慧岸線”品牌。高衛軍還為志願者管理服務創新了“六件寶”,即“遮陽帽、袖章、手套、垃圾鉗、蛇皮袋、口袋書”。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長江公安段岸線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將以保護、傳承、弘揚為主線,以《長江保護法》為根本,踐行好因水而興、因水而盛,因堤而榮、因堤而偉的神聖使命,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治水的重要論述,展現河道擔當,體現河道作為,真正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迴圈。”高衛軍説。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統 籌:易文利

策 劃:房小棋

編 導:王一辰

外 聯:李 黎   黃新勝

攝 像:李 偉   謝志飛

後 期:劉 偉   房林江(實習)

支 持:公安縣融媒體中心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人物》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