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中國同夢 | 三代手藝人雕刻新中國文化“名片”

特別策劃 丨 發佈日期:2019-09-27 丨 時長:6'12''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0/25/201910251571994146213_408.mp4

 

 從左至右:劉紅立、王同鎖、王改敏、劉亞蒙  中國網記者 張若夢 攝

    2006年,曲陽石雕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曲陽,有幾萬人在從事石雕行業。對於來自石雕世家的王改敏來説,石雕對她來説已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還包含著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技藝與精神。“我的父親是石雕手藝人,我也是石雕手藝人,丈夫是曲陽石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如今,留學回國的女兒也在從事石雕行業。” 

      王改敏的父親王同鎖出生於1945年,14歲到北京建築藝術雕塑工廠,師從雕塑家王二生(其叔父)及多名老雕塑家,學成了一手集雕刻、繪圖、設計藝術為一身的技藝。他曾參加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軍事博物館等建築的雕塑工程。1965年3月,曲陽第一雕刻廠成立。在人才極度缺乏的情況下,王同鎖回到家鄉,第一個報名加入了曲陽縣第一雕刻廠,立志為家鄉雕刻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後來,他成為了曲陽縣第一雕刻廠的技術廠長,帶起了一批優秀的徒弟。“老實做人,認真做事;藝無止境,精益求精”,這十六個字道出了王同鎖教育徒弟的精髓。而他最出色的徒弟,就是後來成為他女婿的劉紅立

       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同時又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國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已經學成技藝的劉紅立和妻子王改敏開起了自己的公司。 “那時都是以産定銷,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來我們廠子下訂單,我們能産出多少就能賣出多少。”

       科技的飛速發展改變了石雕的生産流程。金剛石、金剛砂、3D列印等各種新型材料工具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不過,在每個作品出廠前,劉紅立堅持要用最原始的錘子和鑽子等工具,親手把細節再雕琢一遍。他説,這是手藝人的“認死理兒”,只有用雙手才能雕出最完美的工藝品,而他不允許自己將一件不完美的作品交出去。如今,劉紅立的作品幾乎遍佈中國的每一座城市,更遍佈整個世界。2008年,劉紅立的作品《釋迦牟尼雙色佛》,被選中作為國禮獻給斯里蘭卡總統。

       除了手藝的傳承,對於劉紅立和王改敏一家來説,石雕也維繫著親情。他們的小女兒劉亞蒙在英國學習設計,畢業後選擇回國,繼續傳承石雕文化。劉亞蒙覺得,自己的祖祖輩輩都在從事石雕,這項技藝已經融入了自己的骨血。她希望石雕工藝不僅能用在大型建築上,更希望石雕産品能走進現代人的家中。“可能我們這代人已經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了,因此我們希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既有顏值,又有文化。”回國後的劉亞蒙有時也會和父親一起雕刻,她的設計時常會給父親帶來一些新的靈感。但不變的,是傳承百年的雕刻技藝的初心。

       從參與新中國的基礎建設,到幫傳統石雕工藝品走出國門,再到讓石雕産品走進尋常百姓家,70年間,這個石雕世家三代人始終堅守著手藝人的初心,不僅參與著新中國的建設,更是新中國發展進步的見證者。

Hi中國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曉輝

總監製/ 薛立勝

監   制/ 戴   凡

策   劃/ 張若夢

記者、編導剪輯/ 羅蘭素丹

攝影攝像/ 張若夢 

投   稿/hizhongguoren@163.com

聯繫電話/010-8882 8295    

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