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12/17/201812171545012676653_408.mp4
週一早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內,一位高鼻梁、深眼窩的外國人到達了辦公室,為自己泡好了一杯茶。接著,他坐在電腦前通讀著面前的稿件,指尖不停地敲擊著鍵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就是外文出版社英文部資深改稿專家大衛•弗格森(David Ferguson)。
弗格森先生在認真修改稿件
弗格森先生來自英國。初次接觸他的人,都會覺得他是一名斯文安靜的紳士,很難讓人把他與簡歷上豐富的人生經歷聯繫起來:高材生——70年代末法學名譽學士學位,90年代初G-MAT成績710,精通法語、德語、義大利語;閱歷豐富——先後在30、40個國家工作生活;職場多面手——做過管理顧問、開過傳媒公司,還是作家、記者、編輯和翻譯。在擔任媒體製作經理時,弗格森先生結識了很多名人,如前英格蘭國腳大衛•貝克漢姆、前曼聯隊主教練亞歷克斯•弗格森爵士等等。2004年,他多了一個新身份——中國女婿,一段與中國的情緣也就此展開了。
2006年,弗格森跟隨自己妻子來到了中國發展。2008年,他來到北京,應聘成為了中國外文局旗下的中國網的記者。作為一名記者,他先後參與了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以及上海世博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報道。2010年初,他來到了外文出版社,期間參與了一系列中國政府白皮書的英文改稿,還參與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卷英文版的改稿工作。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課堂上,弗格森輔導學生口譯
作為英文改稿專家,弗格森在工作中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準確傳神地翻譯習近平主席講話的精髓。“我們在翻譯的時候需要考慮西方人的文化和語言習慣。”為做好重點詞彙的翻譯工作,弗格森和他的同事們每天早上準時開會,研討相關詞彙的譯法。
此外,在跨文化交流時表述的準確性上,弗格森非常嚴謹:在任教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課堂上,他耐心的為學生們辨析著看似意義相近的詞語;工作之餘,他還出書幫助中國人糾正中式英語及偏誤用法。電商平臺上近兩千條評價統計顯示,該書獲得了99%英語學習者的認可。
弗格森先生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教師交流英語的教學方法
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提及改革開放,弗格森表示,他對中國在扶貧、反腐和推進“一帶一路”方面做出的努力印象深刻。他説道:“這幾年來,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在減貧方面做出的偉大成績沒有人可以否定,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應該來學習中國的扶貧經驗。‘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國際意義,它改變了許多落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未來前景,推動了世界力量的重塑。”此外,弗格森還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很多報道存在偏見,不少作者甚至都沒有來過中國,這樣的報道會誤導本國民眾。一些國家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不停地提中國威脅論、中國擴張論,故意抹黑中國形象,“作為改稿人,我們更應該繼續加強傳播,並確保中國真正地被其他國家所理解。”
弗格森先生利用業餘時間在書吧讀書
在談及他眼中的改革開放城市案例時,弗格森與記者分享了他第一次陪妻子回故鄉吉林的故事:2006年初,弗格森第一次來到吉林。他看到的都是老舊的住宅樓,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健全,人們的生活也比較單調,尤其是當他想念家鄉蘇格蘭時,連可以小酌解鄉愁的酒吧都沒有。最令他感到孤獨的是,在吉林沒有見過其他西方人。而當他今年去吉林的時候,那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舊破敗的住宅樓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取代,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多條現代化的道路和環繞全城的高速公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人們的業餘生活也豐富了,在吉林居住的外國人也明顯多了起來。
弗格森在紫竹院公園中喂鴿子,他每天都來公園鍛鍊身體
這些年,弗格森見證了中國方方面面的變化: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出行愈發便捷,市場愈發開放活躍,中外交流增多,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愈發便利。“許多人找我了解中國的情況,我會以積極地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現中國,希望更多的外國人能夠通過我了解一個真正的中國”。
編導/剪輯:韓歆昊 攝像:韓歆昊 李凱馨 房小棋 文字:韓歆昊
鳴謝:王 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聯繫電話:86-10-8882 8023 聯繫郵箱:hizhongguo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