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首頁 往期回顧 視頻中國

牌樓:屹立於世的中華名片

 

牌樓,又名牌坊,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建築。千百年來,牌樓繁衍發展,不僅遍及華夏大地,還遠涉重洋,屹立於異國他鄉多地,被視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識。

位於景山公園內的牌樓  攝影:齊銳


牌樓的歷史源遠流長,唐朝時期,長安城被縱橫交錯的道路劃分成若干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稱為“坊”,每個“坊”入口立有標識,叫做牌坊。

明清時期,牌坊的建造工藝達到鼎盛,人們在牌坊的上面加蓋了一層或多層頂部,使其看起來更加宏偉,牌坊也漸漸開始叫做牌樓,其功能也延伸到表彰、紀念、追思、裝飾美化等。南北方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牌樓風格。南方牌樓主要以石制為主,造型更加秀氣。北方牌樓多建在皇家宮廷中,所以造型更加多樣,氣勢更加磅薄。

位於前門大街的“五牌樓” 攝影:齊銳


北京是現存牌樓最多的城市,也是北方牌樓的代表。走在街道上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古牌樓。正陽門大街上,矗立著一座北京城最高大、最雄偉的木質結構牌樓——正陽門牌樓,俗稱“五牌樓”。東嶽廟前現存一座明代時期保留下來的彩色琉璃牌樓,氣勢宏偉。在國子監內有一座清代大型牌樓,是全國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樓。此外,在頤和園、中山公園等地都可以看到不同時期,代表不同意義的牌樓。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南方牌樓的代表。牌樓群地處安徽,由七座牌樓構成,每個牌樓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是徽州文化的體現。

1867年,中華牌樓第一次亮相巴黎世博會  (資料圖)


作為中國特色建築,牌樓多次走出國門。早在1867年,牌樓第一次出現在巴黎世博會,此後的多屆世博會上,牌樓都作為中國館的門面建築,吸引著世界的眼光。各國華人聚集的唐人街,也都是以中華牌樓作為街道標識。在英國倫敦唐人街有一座中式牌樓,其前後兩面的牌匾上分別刻著“中國太平”和“英倫呈祥”,象徵著中英關係友好。該牌樓建於2016年,曾舉行盛大的揭幕儀式,如今它已成為倫敦華埠的新地標。

千百年來,牌樓見證了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也經歷了興衰與保護。牌樓不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建築藝術、民俗風情,而且正以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面貌屹立在世界人民面前。



策劃:齊銳       後期:齊銳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