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首頁 往期回顧 視頻中國

新中國70年印跡——“中國食藥”為解決人類的溫飽與健康做出貢獻

千百年來,中國老百姓一直將水稻等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新中國成立後,如何解決數億人的溫飽,成為了擺在國家面前的一道難題。六十年代,當時還是一名教師的袁隆平立志用農業技術手段突破難關。1973年,他和科研團隊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這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國家。


blob.png


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水稻先後於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實現畝産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目標,並於2014年實現畝産1000公斤的歷史性突破。同時,中國在海水稻的研究上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將使中國的糧食産量再躍升一個臺階。


blob.png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用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雜交水稻的培育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同時也為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做出中國貢獻。中國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在國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得到了大面積的應用,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促進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中國人,對健康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中國成立70年來,衛生健康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blob.png

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


1972年,中醫研究員屠呦呦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晶體,並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的發現挽救了全球範圍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為人類治療和控制這一重大寄生蟲類傳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同樣,在醫學領域,1965年,中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一種具有生物活力的結晶蛋白質,它標誌著人類在探索生命的征途中向前跨進了重要的一步。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涌現出許多重大科研成果,為人民生活水準提升提供保障,也為世界難題提供了中國的解決方案。從吃飽穿暖到健康生活,中國人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刻苦鑽研,在邁向小康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策劃:齊銳       後期:齊銳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