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一年當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先被確立的一個節氣,寓意是炎熱的天氣即將到來。
夏至一般在每年西曆的6月21日或22日。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在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長長達15個小時左右,而黑龍江漠河的白晝時長則超過17個小時。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的時數逐漸減少。
夏至過後,許多地區氣溫升高,日照強烈,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江淮一帶空氣潮濕,多陰雨連綿的天氣,此時梅子達到成熟期,所以又稱“梅雨季”。
古人有“夏至日祭地”的習俗,坐落于北京地安門外的地壇與天壇遙相對應,明清兩代帝王每逢夏至這一天都會率領眾臣到地壇進行祭地活動,祈盼社稷在帝王的統治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除了祭地,我國多地民間有夏至祭祖的習俗,與清明祭祖不同,由於夏至通常是一季農忙結束的時候,新的農作物剛剛收穫,人們將其製成各種食物,作為貢品敬獻給祖先,一方面請祖先品嘗,另外也表達感謝祖先保祐豐收的意思。
俗話説:“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北方,夏至當天,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 “夏至面”,家家戶戶一般都會做涼麵食用。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則有在夏至日吃餛飩的習俗,取混沌和合之意。
夏至一到,真正的盛夏也就宣告來臨。夏日雖然潮濕炎熱,卻澆不滅生活的雅趣。古時詩人多有詩句來描寫夏至節氣,出名的有唐代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萬物在夏日生長達到極值,孕育能量,為秋日結果做好準備。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