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東北地區,素以物産豐饒而聞名,廣袤的黑土地蘊藏了千萬年間自然的精華。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源源不斷的從這裡出産,這裡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糧倉之一。然而就在東北之北,曾存在著大片荒蕪地帶,那裏一度被形象的稱為“北大荒”。70年間,經過幾代人的辛勤開墾,昔日的不毛之地“北大荒”已變成了如今富饒的“北大倉”。
北大荒鳥瞰 中國網圖片庫 韓加君攝
北大荒地區北抵小興安嶺,東西分別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興凱湖依傍其旁,完達山橫貫其中,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裏江在此相匯。區域總面積5.53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4米,萬分之一的坡降構成罕見的平坦地勢。
黑土富含有機質,肥力高、適合植物生長。北大荒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東北黑土區,黑土層厚達1米。人們常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來描述這裡的富饒。
幾萬年前,華夏先民就已在此漁獵耕作。成書于戰國時代的《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描述了包括北大荒在內的東北大片區域的地理特徵。但在歷史上,肥沃的土地並沒有給北大荒帶來繁榮和富庶。曾經的北大荒,荊棘叢生、沼澤遍佈、毒蟲結陣、野獸成群。這裡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在冰霜期,冬天寒冷而漫長,年均氣溫4.6℃,極端低溫可達零下40℃。
開墾北大荒的歷史,是一部“篳路藍縷”的創業史。上世紀50年代,數萬名解放軍復員官兵、知識青年和革命幹部,響應國家號召,懷著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豪情壯志來到“北大荒”。幾代墾荒人腳踏荒原,爬冰臥雪,排幹沼澤,戰勝重重困難,在茫茫沼澤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機械化國營農場群。把過去人跡罕至的“北大荒”,建設成為了美麗富饒的“北大倉”。
目前,北大荒耕地面積4300多萬畝,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400億斤以上,商品糧調出量約佔中國各省糧食調出總和的四分之一。開墾初期,這裡耕地靠人拉肩扛,噴灑農藥是小藥壺,收割則是小鐮刀。如今北大荒早已實現農業機械化、資訊化,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收割機正進行水稻收割作業 新華社記者王凱攝
改造自然,求取生存發展,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永恒主題,勇敢的拓荒者的故事從古至今被所有的文明所傳唱。開墾北大荒歷史就是一部動人的創業史,幾十年間形成的“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成為激勵幾代中國人成長奮進的重要精神力量。“北大荒”也成為當代中國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符號。(翻譯:閆健)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