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裏的中伏階段。中國地處北半球,每年7月22日—24日的其中一天,當太陽位於黃經120°,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也就是“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自秦漢時期至今已經沿用了2000多年。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産的指南針,準確反映了季節的變化並用於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大暑”全國各地溫差不大,經常出現35℃--40℃的高溫天氣,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在中國華北或東北地區降雨增多,但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多伏旱天氣,雨水減少。各地搶收搶種,是抗旱排澇等農業活動較為繁重的時節。儘管如此,中國人還是不忘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裏,忙裏偷閒,舉行各種民俗活動,在火熱的夏季中寄寓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節的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如廣東吃仙草、台灣吃鳳梨的習俗;另一種是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湘中、湘北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在大暑吃姜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姜,不需醫生開藥方”。
大暑節氣在生活方面同樣有講究。比如,從現在十分流行的中醫養生來看,大暑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可以通過喝熱水,散步等方式讓身體微微出汗,排出體內的濕毒才能秋冬不生病。夏季補水,但是不能喝冰鎮一類的水飲料和食物,會使寒氣入侵不能排出,冬天怕冷、腳涼都是伏天不注意導致。在大暑節氣,易出現食欲不振症狀,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
2000多年前,先人觀天時萬物,總結出二十四節氣,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參考。如今,更多大暑時節的中國傳統民俗傳至世界各地,養生之道也隨著節氣文化的傳播而深入人心。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