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一種與生活相伴而生的藝術品,從“一帶一路”峰會的國宴食具,到家家戶戶使用的茶具,它集實用與審美于一身。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僅以大小寫區分,這充分説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瓷器是由高嶺土等燒制而成,一般在窯內要經過約1280℃-1400℃的高溫燒制,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加以彩繪,表面的釉色會因溫度的不同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早在西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一般稱其為“原始瓷”。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時代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係。至宋代時,瓷業最為繁榮。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宋代瓷器以各色單彩釉為特長,釉面能作冰裂紋,並能燒制窯變色及兩面彩、釉裏青、釉裏紅等。景德鎮就因為宮廷生産瓷器而得名“瓷都”,其在元代出産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清代生産“彩瓷”,圖樣新穎,瓷色華貴,以“琺瑯瓷”、“粉彩”最為傑出。
世界認識中國,從瓷器開始。中國的瓷器通過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價格比黃金還貴,被稱為“白色的黃金”。明清時期,瓷器作為一種商品外銷到了世界各地,成為第一種全球化的産品。16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了製造瓷器的嘗試,與此同時,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景德鎮,探尋製作瓷器的秘方。而在18世紀之前只有中國可以製造和生産出瓷器。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每個國家在陶瓷上也都出現了自己的風格,越來越個性化。
四百多年前,通過絲綢之路,瓷器成為聯繫中國和世界的紐帶。如今,“一帶一路”全新啟航,不斷創新的中國瓷器將繼續把中華文明之美遠播世界,也將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載體一代代傳承下去。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