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首頁 往期回顧 視頻中國

花饃:蒸出來的藝術品

自古以來,中國北方地區盛産小麥,人們將小麥製成各種麵食,以饅頭最為典型。饅頭,又稱之為蒸饃,中國特色傳統麵食之一。人們將饅頭做出各色花樣來寄託希望和祝福,這就是“花饃”。這樣,饅頭就被賦予了生命。花饃起源於中國民間祭祀活動中用面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等動物的習俗,造型生動、誇張,製作精巧細膩,流傳于黃河兩岸的山西、陜西、山東、河南等地的花饃文化底蘊尤為深厚。 



花饃兼具食用、觀賞、禮儀三大功能,是指尖上的藝術、舌尖上的美食、心尖上的情結。黃河兩岸的人們世世代代用花饃的語言文化,有聲無聲地傳承著一種真情。花饃的傳承是“母親的藝術”,過去每家每戶有事,女人們都團坐在一起互相幫忙做花饃。製作過程包含了大量民間美術的元素在裏邊。

做花饃最有名的是山西運城的“聞喜花饃”,盛行于明清時期,已有1300多年曆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歷經千年的傳承中,聞喜花饃不僅被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形成了獨特的製作技藝。使用“北垣麵粉”和“北垣水”製作的聞喜花饃最為正宗。



鄉間逢年節都要蒸制花饃。做聞喜花饃至少需4到5天,需要9大工序,即凝水、籮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饃、蒸制、著色、插面花,100多道小工序,全手工揉捏而成。僅“捏形”一道工序,就採用捏、搓、揉、拽、剪、貼等多種手法。所用的工具包括搟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籤等,捏出花果、人物、鳥獸等形象。製作花饃的花飾時,有時用米類、豆類、棗等粘貼而成,有時用食用色素上色而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對花饃最傳神的褒獎就是:面上多彩世界,手中萬物乾坤。

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如春節蒸大饅頭、棗花 ;正月十五做面盞、面狗、面雞、面豬等 ;出嫁女兒給娘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寒食節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



如今,在生活日益興盛的時代,飽含祝福的深意始終沒有改變,花饃仍然是人們喜愛的民俗禮品。它是百姓寄託心願的一種方式,是捏出來的藝術品、蒸出來的美食,更是中國民間禮儀質樸的象徵。


策劃:吳婧       後期:劉攀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製:薛立勝
監    制:戴 凡
製片人:楊 丹
主    編:宋若冰
編    導:吳婧 白玥 孫磊 佟明月
出    品: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財經訪談體育娛樂旅遊文化專題原創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liuyy@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