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和改進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流動黨員流動性強、分佈範圍廣、學習集中難,長期以來,如何讓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有管有為,一直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困難問題。廬陽區杏花村街道黨工委多措並舉,通過搭建“家”的平臺、傳遞“家”的溫暖,彰顯“家”的活力,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
流動黨員掃碼向組織報到
聚焦動態管理,搭建“家”的平臺
“我通過掃碼主動向組織報到,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的自覺性提高了,平時按時參加組織生活,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在踐行初心使命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一種榮譽感與歸屬感。”9月10日,來自恒信汽車城流動黨員黨支部黨員王昆説道。
據悉,杏花村街道積極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雙找”活動,張貼《致流入黨員的一封信》宣傳海報,在轄區各社區和商圈樓宇等流動黨員密集場所,設置7個流動黨員報到點,讓流動黨員有“家”可歸。
“此外,我們還為每位流動黨員選派一名黨支部委員或黨員骨幹作為專屬聯繫人,建立點對點聯繫,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思想動態、工作和生活情況,方便他們隨時隨地聯繫到‘娘家人’”,杏花村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街道不斷健全完善流動黨員登記制度,通過大數據核查、微網格排查等渠道,對全街45名流動黨員進行“精準畫像”,建立健全“一人一檔”流動黨員資訊臺賬,實現底數清、數據實、情況明。
為流動黨員送理論書籍
創新服務模式,傳遞“家”的溫暖
“作為一名常年在外工作的黨員,家鄉的黨組織不僅關心我的近況,還定期寄送學習資料,讓我深刻體會到‘家’的溫暖。”近日,在浙江工作的杏花村街道林店社區流動黨員李韌拿著剛剛領到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書籍,欣喜地説道。
“部分黨員遠離家鄉後,無法及時主動地聯繫其所在黨組織,對於黨的政策方針以及創新理論的了解‘空空如也’”,該負責人表示,“為此,我們積極主動打破壁壘,在建立流動黨員資訊臺賬的基礎上,組建學習交流微信群等,在‘線上’加大對流出流動黨員的聯繫,同時給他們寄送黨的理論讀物,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此外,街道還以春節、國慶節等在外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時間為契機,充分利用全街14個黨群服務中心(站)、8個“歇歇角”紅色驛站、“7×24H”黨群服務驛站等陣地,組織流動黨員集中觀看優秀電教片、集中學習理論知識等,確保黨員“流動不流學”。
針對在轄區內的流入流動黨員,杏花村街道整合一站式資源和服務,以林店社區恒信汽車城商圈作為輻射核心,打造流動黨員服務驛站,方便流動黨員就近參加組織生活。同時,鼓勵非公企業開展流動黨員關心關愛行動,開展“新語新願”、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等暖心活動,讓流入黨員在異地找到“家”,感受到“避風港”的溫暖。
開展學習交流座談會
發揮先鋒作用,彰顯“家”的活力
“心安處即是家。如何讓流動黨員更有歸屬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該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拉近流動黨員與本地黨員的距離,切實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街道以解決流動黨員擔心、操心以及和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為突破口,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生活技能培訓、普法教育等活動。結合恒信汽車城商圈屬性,梳理轄區流動黨員在創業就業、法務需求等方面的集中問題,杏花村街道常態化舉辦“汽車簡史”“汽車是怎樣設計的”“汽車科學解密”“汽車1000個為什麼”“讓法律走進企業”等專題講座,並及時聯繫跟進流動黨員在就業上的困難,舉辦招聘會、法律諮詢、政策諮詢等活動,不斷增強流動黨員的就業能力與法律意識。
“流動黨員不僅要聚攏在黨旗下,更要在流動中為黨旗增光。”該負責人表示,街道積極鼓勵引導流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發出“共護家園、傳遞溫暖”的倡議,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推動發展的積極行動。
流動黨員鏟雪除冰
今年2月,面對降雪積雪結冰情況,街道上下迅速行動,組成紅色志願隊,快速投入到掃雪除冰應急保障工作中。在這些紅色力量中,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流動黨員,朱長安就是其中一員。他是來自壽縣的流動黨員,在廬陽生活工作多年,他第一時間向黨組織報到,參與掃雪除冰,化身溫暖守護者,手持鐵鍬、揮舞掃帚,為市民清鏟出一條條通暢的道路,方便群眾和車輛安全出行。
“這個只是流動黨員參與街道志願服務、基層管理的一個縮影。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常態組織流動黨員參加社區黨員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志願服務活動,讓流動黨員有‘為’,彰顯‘家’的活力”,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開展節日送關懷、敬老院慰問、倡導文明祭祀、暑期防溺水宣傳、關愛留守兒童、清理電動車亂停亂放、文明創建等活動220余次,形成“黨建領航、黨員示範、居民參與”的良好治理氛圍。
讓流動黨員“流”而有“家”,讓每一位流動黨員在“第二故鄉”找到歸屬、發光發熱,是廬陽各級黨組織始終秉持的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模式,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流動不斷學、離鄉不離心”,共同繪就黨群和諧的美好畫卷。(文:崔軍 王穎 圖:廬陽區委組織部供圖)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