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水雉正在孵蛋和帶娃。
合肥的夏候鳥三寶鳥。 阿根 攝
白眼潛鴨在水中嬉戲。徐蕾 攝
誰説合肥的夏天枯燥無味?在這裡,一幅幅生機盎然的夏日生態美景圖正在上線。
水雉媽媽下了少見的綠殼蛋,水雉爸爸忙著孵蛋帶娃;小小的棉鳧居然在高鐵橋墩做起了窩;冬候鳥白眼潛鴨和白琵鷺賴在合肥不肯走……在合肥,夏季的鳥兒別有一番趣味,它們覓食歡唱,共築愛巢,繁育後代,盡顯大自然的奇妙。
水雉媽媽下蛋,忙壞了水雉爸爸
進入夏季以來,十八聯圩濕地又熱鬧了起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雉以它耀眼的羽毛和搖曳的身姿,成為了這一片濕地的主角。
水雉是合肥的夏候鳥,顧名思義,它會在合肥度過夏天,這也意味著它會在這裡求偶、築巢,繁育後代。因此,巢湖濕地也成了這種珍稀的野生鳥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水雉有細長的腳爪,能“淩波微步”于睡蓮、荷花、菱角、茨實等浮葉植物上,體態優美,羽色獨特,因此除了有“淩波仙子”的美譽外,它也被人譽為“水中鳳凰”,具有極佳的觀賞價值。
7月4日,合報小仙的自然派生態攝影師阿根,拍攝到了水雉育雛的畫面,更有意思的是,他還拍到了顏色各異的水雉蛋。畫面中,水雉蛋顯得晶瑩剔透,像一顆顆寶石。其中有幾個綠殼蛋極為少見。“我們見過的水雉蛋都是棕色的,綠色蛋殼的還真沒見過。”巢湖生物資源調查鳥類調查組專家虞磊表示。
攝影師阿根很有心,他也想看看這綠殼蛋裏究竟孵出來的是不是小水雉,因此他開始跟蹤拍攝。經過了十幾天的跟蹤拍攝,7月16日,他終於看到了小鳥出殼。
“果然是小水雉。”阿根很興奮。這也説明瞭水雉與家養的雞特性很相似,不管是綠殼還是棕殼,都是自然現象。“根據水雉的特性,一般孵化時間在20余天,6月底我就曾看到它下蛋了。”阿根回憶道。
水雉家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水雉媽媽負責下蛋,之後孵蛋、帶娃、喂食的所有工作都將交給水雉爸爸,公水雉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超級奶爸”。隨著“奶爸”精心的呵護,小水雉們接連出生,順利上了“合肥戶口”。接下來的日子,水雉爸爸將帶著孩子們在濕地裏學游泳、覓食等生存本領。待到秋天來臨,它們將離開闔肥,去往下一個地點越冬。
最小的鴨子高鐵橋墩築巢
“實在太有趣了,棉鳧居然在高鐵橋墩做窩了。”聽到這個消息,合肥愛鳥人士們都炸開了鍋。
近日在十八聯圩濕地,生態攝影師夏家振拍攝到兩隻棉鳧。正如預期的一樣,今年十八聯圩的棉鳧又來了,但卻有了新發現。棉鳧也是合肥夏候鳥,但因身體小,是中國體型最小的雁鴨類,想要發現它們並拍攝到極其困難。
眾所週知,在十八聯圩濕地裏,有一條高鐵穿過,那裏曾觀測到小天鵝等珍稀保護動物。去年,那裏有一窩小棉鳧,調查組專家曾猜測,棉鳧的窩可能就在高鐵的橋墩裏,但始終未得到證實。6月20日,夏家振就在這裡拍攝到棉鳧在高鐵橋築巢的一幕。這也是安徽首次實地觀測到棉鳧利用高鐵橋墩繁殖。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和鳥類強大的適應性。“除了棉鳧,我們還觀測到八哥、麻雀、灰椋鳥等都在高鐵橋墩築巢的場景。”虞磊表示。
“鳧鳥戀故土”,棉鳧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國最小的鴨子。頭圓、腳短,其喙很像鵝的喙,成鳥體長30釐米左右,體重接近200克。因其遠遠看上去像一團棉球,故得名“棉鳧”。它在我國較少見,中國記錄到的棉鳧數量不超過2000隻。
它們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喜歡在樹洞裏築巢繁殖,因此它的棲息地除了要有環境良好、水草豐美、人為干擾小的湖泊之外,周邊還得有適合築巢的高大喬木。棉鳧連年光臨巢湖,再次證明了巢湖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
眾多“候鳥”變成了“留鳥”
今年6月,合肥生態攝影師何斌在肥東縣長臨河鎮的桂花臺意外拍攝到了一群白琵鷺。
“它們是合肥的冬候鳥,按照大自然的規律,一般三四月份都陸續離開闔肥,飛往繁殖地去了。今年也不知怎的,到了6月份還沒走。”何斌對記者説。對於觀鳥經驗豐富的何斌來説,這一現象極為罕見且反常。
無獨有偶,在幾十公里以外的廬江縣黃陂湖,冬候鳥青頭潛鴨早已成為這裡的“留鳥”,而據觀鳥愛好者反映,今年夏天又見到了白眼潛鴨在這裡越夏。“白眼潛鴨是合肥的冬候鳥,它們至今還未離開基本可以説明在合肥度過夏天,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三寶鳥”築巢繁殖
在合肥的夏候鳥中,還有一種鳥有著非常奇異的名字,它就是“三寶鳥”。7月14日,生態攝影師們拍攝到三寶鳥在合肥築巢繁殖的情景。
這種鳥類的外表有一種低調且華麗的高級感。三寶鳥又稱老鴰翠、東方寬嘴轉鳥、闊嘴鳥。體長約30釐米,頭部深棕色,喙和腳均為紅色。它們身穿藍綠外衣,雙翅具有不同層次感的淡藍色斑,飛翔時非常美麗。喉部和初級飛羽為靚麗的寶藍色。整體有一種美而不艷的大氣感。三寶鳥是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它的到來深受合肥生態攝影師們的喜愛。7月14日,在蜀峰灣的一個信號塔上,生態攝影師阿根發現了正在繁殖期的三寶鳥。
你知道為什麼三寶鳥的嘴長得如此寬大呢?對此專家解釋,它的嘴和普通夜鷹類似,這恰恰説明它們是張開嘴巴在空中捕食的,具有很高的捕食本領。
夏鳥詩意棲息,植物繁衍生長。無論冬夏,合肥已逐漸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在這裡,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相映成趣,繪就出一幅生態名城的美麗畫卷。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