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科大矽谷建設兩週年看高新片區的“五部曲”

時間:2024-06-13來源 : 中國網美麗合肥作者 : 項磊

打造高品質創新空間、匯聚高品質科創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團隊、集聚戰略科技力量、匯聚全球科創合夥人、營造卓越創新創業生態……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發《“科大矽谷”建設實施方案》,作為科大矽谷的核心區,合肥高新區加快推進“科大矽谷”建設發展,在項目招引、平臺搭建、科創生態等方面協同推進,取得了豐碩成果。

(合肥高新區)

兩年來,新增五個高品質孵化載體

為了保障科創項目高效落地,合肥高新區推進高品質孵化載體建設。據統計,“科大矽谷”高新片區(一核一園一鎮)近兩年新建載體面積284.7萬平米,總面積達388.4萬平米,現有可用面積為50.47萬平米。

(合肥高新區大數據産業園)

兩年來,高新片區新增拓展大數據産業園、生物醫藥産業園等5個高品質載體,7個優質高能級創新平臺納入“科大矽谷”創新單元試點。截至2023年底,高新片區已集聚國家級孵化器、眾創空間7個,省級孵化器、眾創空間4個,構建出科産城融合的新空間。

兩年來,科創企業人才團隊加速落地

為了吸引高品質科創項目和高層次人才團隊,合肥高新區出臺“淘金計劃”工作方案,將高校院所源頭技術“淘金”作為招引項目的重要方向。截至2023年底,“科大矽谷”高新片區註冊且運營的科技型企業達到703家,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新設立企業110余家,科大賦權試點項目近90%落戶高新片區。此外,高新片區還引育服務各類人才團隊項目136個,其中集聚各類院士團隊項目15個。

(2024博士後科大矽谷行)

兩年來,高能級創新平臺集聚發展

兩年來,深空探測實驗室、江淮協同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在“科大矽谷”核心區集聚,並且已經開始發揮科技創新策源等作用。

(合肥高新區科大矽谷中安創谷産業園)

另外,高新區積極佈局量子科技、空天資訊等未來産業,依託“科大矽谷”高新園,全國首批量子資訊未來産業科技園獲批建設,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産業聚集地。兩年來,高新片區還新增引進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6個新型研發機構落戶發展。截至2023年底,高新片區集聚各類高能級創新平臺已達16個。

兩年來,“全球合夥人”紮根發展

“科大矽谷”建設以來,高新片區遴選招募契合高新區創新生態發展需求的合夥人機構,已落地海爾海創匯、璞躍中國、力合科創、國投創新等全球合夥人14家。截至目前,全球合夥人已累計推介重點項目178余個,已落地項目75個,主要包括成果轉化項目、重點産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等。

(科大矽谷全球合夥人——雲岫資本落地高新區)

兩年來,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完善

營造卓越創新創業生態,是“科大矽谷”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

(科大矽谷服務平臺公司)

高新片區聚焦科技金融,打造“科大矽谷”風投創投街區,近兩年來新增引進各類金融機構63家,其中落戶基金11支,總規模超300億元。同時,創新科技金融産品,新增無形資産融資租賃、谷e貸等特色金融産品,並升級“科大矽谷創業貸”“淘金貸”等,全面服務科大矽谷人才創新創業,已助力130余家科創企業獲得貸款近4億元。

高新片區還聚焦專項政策,出臺“創九條”“金九條”等專項政策,與“科大矽谷”專項政策形成錯位聯動,助力科創企業落地發展。高新區還創新設立“科大矽谷”品質獎,支援引導企業增強品質品牌意識。

(科大矽谷創新營活動)

聚焦科創服務,高新片區圍繞科創企業培育成長全鏈條,聯動開展合創匯、創投匯、企業家大學等系列活動30余場,為100余家次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創業輔導服務、投融資對接、場景應用拓展等專業化服務。同時,梳理對接省市區、市場化偏早期投資基金,打造投早投小基金朋友圈,定期徵集項目融資需求,開展專場精準對接,已為110多家企業對接200多家投資基金,解決超3億元融資需求。

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繼續推進“淘金”項目招引,做好本土高校院所項目承接和國內高校院所成果轉化,爭取更多“沿途下蛋”在高新區落地轉化。同時發揮創新資源集聚效應,依託全球合夥人開展資源連結、科創服務、投資孵化等,加快推進“科大矽谷”風投創投集聚,爭取更多引導基金直投項目落戶發展。此外,高新區也將建立面向初創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的特色科創服務體系,為落地企業、平臺提供技術經紀、人才獵頭、投融資等服務,打造常態化陪伴式科創服務品牌,全力將“科大矽谷”打造成為一個創新要素引領、高端産業匯聚的“創新之谷”。(項磊)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