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科技創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時間:2024-04-24來源 : 安徽日報作者 : 許雅婷、許蓓蓓、豐靜

合肥,這座科創名城正以其澎湃的“新動力”,吸引全球的目光。當前,致力於打造“全球顯示之都”的合肥,正在推開科技之門,打開嶄新“視”界。

4月17日,記者跟隨“築夢現代化共繪新圖景”集中採訪團,走進位於合肥新站區的視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涯科技”),佩戴上無人機專屬的頭戴式設備,瞬間踏入一場高清擬真、沉浸式虛擬世界的奇幻之旅。

“微屏”世界

高清擬真

高清細膩的視覺效果,來自於頭戴式設備的兩塊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僅有0.49英寸大小的顯示屏如何呈現高清、高亮、絢麗多彩的畫面?

視涯科技高級副總裁豐華向記者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別看顯示屏只有指甲蓋一半大小,但它上面光刻的子像素有600多萬個,像素密度是傳統液晶電視屏的30倍之多,其圖像呈現之細膩清晰,可見一斑。”

成立於2016年的視涯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新一代硅基OLED微型螢幕件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之初就對標新力,致力於做“元宇宙領域視覺技術提供商”,架起人機交互的橋梁。

“我們擁有從IC設計、微螢幕件生産、光學系統設計到智慧可穿戴終端ODM的全産業鏈業務,多種尺寸的精巧螢幕廣泛應用於AR、VR、智慧可穿戴終端等需要高解析度的近眼顯示領域。”豐華介紹,除了消費類應用場景,産品也在醫療、教育、工業網際網路等行業領域廣泛應用。

跟其他顯示技術相比,硅基OLED新型顯示技術有什麼優勢?豐華給出了答案:更真實、更沉浸、更舒適。

該公司將顯示技術與半導體技術緊密結合,以單晶矽作為驅動背板,其精度遠遠高於傳統器件,具備高像素密度、輕薄、低功耗等顯著優勢,能夠使VR、AR産品呈現更佳的視覺體驗。在産品體驗區,記者戴上小巧輕便的VR眼鏡,目之所及皆是畫面,高清影像近在咫尺。

指甲蓋大小的微型顯示屏在各類設備中大放異彩,成為幫助人們享受智慧生活、打開新世界的窗口。

“硅基OLED新型顯示技術是目前行業公認的近眼虛擬顯示首選技術方案。”豐華告訴記者,通過多年研發創新,視涯科技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掌握全部主要核心技術的硅基OLED微螢幕生産商之一。

攻克多項核心技術

記者在公司半導體車間看到,黃色燈光暖意融融,技術人員身穿白色無塵服,在半成品單晶矽片上進行蒸鍍、封層作業。

“晶圓是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的原材料。”視涯投融資總監李燕敏向記者展示幾塊網格密布的硅晶片。過去行業主要使用8英寸晶圓,為了進一步提升消費端應用産品的畫面品質,視涯科技建成全球首條專注于12英寸晶圓上生産硅基OLED微型顯示屏的生産線,“可以實現産品品質更高、産出更穩定,同時降低生産成本。”

創新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發展之源。近年來,視涯科技不斷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産品性能。

“最近3年,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近8億元。”李燕敏告訴記者,公司集聚國內外半導體、OLED顯示行業眾多資深專家,不斷通過自主開發、優化結構設計、定制器件等方式,現已成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公司累計申請各項專利420余項,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智慧財産權管理規範試點單位等資質、榮譽。

“目前,公司具備每月9000片12英寸晶圓片投片的加工能力,隨著硅基OLED微型螢幕件下游應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為迎接行業高速增長期,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第二、三條生産線建設。”豐華預計,3條生産線滿産時,年産值將達到80億元左右。

逐“新”而行碩果纍纍

談及為何落戶合肥,豐華坦言,是看中了合肥完備的産業鏈條、優良的産投環境和創新生態。近年來,合肥加快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新型顯示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高“新動力”的“關鍵一子”。

合肥市戰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擁有新型顯示領域上下游企業近150家、規上企業60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構建了上游裝備、材料、驅動控制、背光模組,中游面板,下游終端配套的全産業鏈條。

“屏”上發力,碩果纍纍。數據顯示,2023年,合肥市新型顯示産業産值達1016.8億元、營收1076.11億元,産業規模、營收連續4年突破千億元,産業整體規模居國內第一方陣。在賽迪顧問發佈的《2023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中,合肥新型顯示領域是國內産業鏈最完善、技術水準最先進的産業集群,居全國第1位。

除了新型顯示産業,合肥市在多條科技創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科創成果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成為推進産業提速和轉型的強勁動能,現代化産業體系加速打造,“産業名城”成為合肥一張亮眼的名片。

“我們將進一步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不斷升級産業體系,圍繞打造‘新質生産力全國重點城市’目標加速前行。”合肥市戰新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許雅婷、許蓓蓓、豐靜)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