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經濟,搶抓“開門紅”。今年以來,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成為我區新一年發展的高頻詞,廬陽正向著高品質發展春天不斷邁進。
圖|廬陽區全景圖 何剛 攝
“大國重器”坐鎮
高能級平臺釋放新動能
“一團耀眼的白光從山脈盡頭升起……”在科幻小説《三體》中,太空飛船核聚變發動機發出的光芒如同太陽。利用核聚變等技術,人類走出地球家園,走向浩瀚宇宙。在合肥科學島上,“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不辱使命創下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式電漿體運作403秒的新紀錄……
圖|合肥未來大科學城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
科技創新,如同撬動新事物的杠桿,總能迸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大能量。放眼廬陽,“大國重器”坐鎮,集聚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平臺,這裡儼然成為一個成果轉化的“近水樓臺”,科技與産業攜手並進。
位於我區的安徽中科太赫茲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創太赫茲光主動成像安檢設備,為“人造太陽”聚變裝置上的高精度太赫茲偏振干涉儀診斷技術轉化的成功案例,現已在合肥軌道交通5號線啟用。
如果説“從0到1”代表著科技創新的原始突破,那麼成果轉化進入市場就是“從1到無窮”的路徑演進。近年來,我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承載“塔尖科技”,積極服務科學島與科學家,高品質打造科創平臺。2023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成立企業26家、達成技術合同交易額90億元以上,全年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6家。
圖|“芯廬州”積體電路産業園 趙明 攝
為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區將全力保障“國之重器”建設,服務合肥未來大科學城標誌性項目攻堅,積極參與科學家小鎮(南園)規劃,開展深空探測等項目前期工作。同時用好原始創新資源,前瞻佈局空天資訊、先進核能等未來産業,持續跟蹤深空實驗室、BEST等重大基礎研究進程。健全完善前沿科研“沿途下蛋”機制,建好未來創谷、智慧感測器産業園等科創園區,打造合肥國際傳感智造港,構建“一港七園”傳感産業格局,催生更多新質生産力。
我區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努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搶灘、未來産業爭先,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的發展競速賽正在全區加速上演。
“第一商圈”迭代
現代服務業擁享城市流
每座城市的發展脈絡裏,都有自己的符號。四牌樓、三孝口、淮河路……它們有一個共同名稱——廬州老城,而這正是紮根合肥人記憶深處的城市符號。近年來,這些沉澱在我區的核心文化歷史資源,成為打開一座城的“流量”切口。
圖|合肥銀泰中心
“全省第一商圈”四牌樓商圈如日中天,百盛廣場、銀泰中心、鼓樓商廈、百貨大樓等主力旗艦商場鱗次櫛比,形成強大的品牌矩陣,高端市場佔有率和首店集聚度均居全省首位;淮河路步行街蝶變晉陞為全國示範步行街;以萬科廣場、華潤萬象匯等為引領的北部商圈加速崛起,蒙城北路沿線汽車品牌集群效應愈顯,全區多層級商圈佈局穩步推進。
大街小巷裏,觸手可及的咖啡館、甜品店、餐廳等成為年輕人的潮流打卡地,風靡全城的安徽首店、合肥首店備受市民青睞,詹記、劉鴻盛、廬州烤鴨等一批老字號品牌成為新晉“頂流”。近年來,我區通過實施老城保護更新戰略,陸續完成天街、勤勞巷等20余條小街巷改造。一批網紅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在廬陽涌現,成為撬動經濟的新支點。
截至目前,我區共有3個中華老字號品牌、14個安徽老字號品牌、35個廬陽老字號品牌。隨著首店經濟等多元業態層出不窮,我區消費潛力不斷被引爆,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
圖|合肥國際陸港 趙明 攝
老城區商賈雲集盛景空前,廬陽北部中歐班線(合肥)“開”出最美曲線。前不久,總投資約10億元的合肥國際陸港(二期)項目正式開工。作為全省唯一的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合肥國際陸港是合肥中歐班列集散中心,是安徽開放發展的主陣地。截至目前,中歐班線(合肥)開行總量突破3800列,直達18個國家136個國際節點城市。
作為全省服務業強區,我區堅持轉型升級與招優引強並舉。目前,全區已形成涵蓋科技服務、金融商務、創意文化、旅遊休閒、新型專業市場等類型的省級服務業集聚示範園區1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10個、市級服務業集聚區11個,服務業集聚區總數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近1100億元,全區凈增規上服務業企業60家。
“金融總部”環伺
全要素保障提供“硬支撐”
“去年我們公司主營業務指標位居行業前列,信託資産規模1.2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5.5億元。”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説道。作為此次大會上受表揚的金融企業之一,建信信託多年來深耕廬陽,在産業投資、招商引資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作為“安徽省金融總部集聚區”,我區金融行業優勢顯著、業態豐富。數據顯示,2023年全區金融業增加值381.99億元,佔全市比重為31.93%,位居全市首位。
圖|合肥金融廣場 何剛 攝
優質金融企業的紮根,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水。截至目前,全區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331家。隨著合肥金融廣場獲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金融科技産業合作示範園區”,“董鋪湖風投創投街區”聲勢不斷壯大,我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步伐越來越穩。
“目前,我區參建基金總規模超340億元,投資項目157個,累計投資35.4億元,項目覆蓋醫學檢測、新能源汽車、資訊技術、半導體等産業。”區金融辦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持續壯大“基金叢林”,圍繞全區産業發展方向,高效配置金融資源,全力服務擴大有效投資。
真誠親商、真心穩商,我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僅常態化對接企業,深入了解企業訴求,在政策、通關、信保、退稅等方面給企業提供幫助,還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2023年,我區加大新型政銀擔等財政金融産品投放力度,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超40億元;創新科創金融産品供給鼓勵商業銀行與投資機構開展“投貸聯動”模式;舉辦“股權+債權”融資對接會,累計參與企業超500家,以真金白銀為企紓困解難。
營商環境優,發展磁場強。我區將圍繞“2+3+X”産業發展方向,著力構建“産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聚集區建設,持續增強優質服務供給能力,為城區高品質發展注入不竭生機與動力。
來源:廬陽區委宣傳部、安徽商報
文:余挺生、鄭茹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