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178個地表水水質監測點、環巢湖重點河流全方位視頻監控,藍藻治理用上了衛星遙感,智慧治藻……11月21日,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合肥圍繞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將科技融入生態環境治理之中,從水環境到大氣污染防治都搭建了生態環境智慧體系,提升了環境治理現代化水準。
治水:178個監測點覆蓋主要河流、湖泊
今年以來,合肥建成水環境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點178個,覆蓋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已形成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地表水水質監測體系。
環巢湖流域水質一直是關注的焦點。合肥市生態環境部門在環巢湖重點河流還設置了283個視頻監控點,並將衛星遙感技術與水華遙感監測、黑臭水體監測等場景相結合,提供決策技術支撐。
巢湖治理,藍藻是關鍵。大湖治理,藍藻更是一個世界難題。對此“難題”,合肥構建了“慧”治藻應用場景,以提高藍藻監測預警水準為核心,充分運用衛星遙感等技術,匯聚整合多部門各類數據,運用水環境大數據平臺構建“慧”治藻應用場景,實現對巢湖藍藻水華的預警預報,精準管控其變化趨勢,為科學治藻提供決策依據,提升巢湖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該場景還入選了2023年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生態文明分論壇優秀案例。
治氣:“天地空”一體化大氣污染管控平臺建成
1-10月,合肥全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5.4%,優於全省平均水準。近年來,合肥人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空氣的好轉是每一個合肥人都“看得見”的福利。
目前全市大氣環境已建成22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標準站、133個大氣小型標準站,22個固定式機動車排氣遙感監測點,20路機動車黑煙車抓拍點,226個秸稈禁燒高空遠端視頻監控點,重型柴油車OBD遠端線上監控4100余臺套,以及衛星遙感圖像應用於臭氧層監測、秸稈焚燒、大氣氣溶膠監測等場景。
合肥還構建了“天地空”一體化大氣環境計算模型體系,該平臺成為全市生態環境智慧治理又一重要支撐。通過建設人工智慧預報模型、污染特徵分析模型、機動車排放業務指標模型、大氣環境評價分析模型,對全市大氣品質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提升大氣污染防控預警能力,推進大氣環境精細化管理。
下一步,合肥市生態環境局將繼續推動“數智環境”建設,加快構建智慧高效的數字生態文明體系,實現環境科學決策評估,運用數字化治理技術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把合肥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