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冬候鳥陸續抵達環巢湖濕地。作為“先頭部隊”的雁鴨類冬候鳥近日已經來到十八聯圩生態濕地。
為了給鳥兒提供一個舒適的棲息環境,這兩天,濕地管養人員正馬不停蹄地進行濕地養護,迎接候鳥歸“巢”。
“10月下旬到11月初,冬候鳥將大量遷徙,我們提前對鳥類保護區的枯荷等植物殘體進行收割,保留挺水植物、陸生植物,作為候鳥的棲息地。10月中下旬,將禁止遊客進入鳥類保護區,為前來過冬的候鳥打造一個舒適、自由的生活環境。”合肥十八聯圩生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家政介紹。
作為一名有十年觀鳥歷史的攝影愛好者,張力見證了十八聯圩生態濕地的發展歷程。“曾經這裡是一片漁場,現在變成了生態濕地,環境越來越好,鳥兒的數量和種類也越來越多,每週來這裡幾乎都能發現驚喜。”
“前兩天,我在這裡拍到了冬候鳥白琵鷺。它們風塵僕僕來到巢湖,在濕地邊逗留了很久,最終選擇這裡作為棲息地。”張力高興地説。
矛斑蝗鶯、黃胸鹀、鵲鷂、中杜鵑……一個月間,不少觀鳥愛好者在網上發佈了拍攝到的鳥類,有些是首次出現在環巢湖地區。
候鳥被譽為濕地的“一把傘”,種類越來越多的候鳥的到來,意味著巢湖生物多樣性日漸豐富。目前,環巢湖濕地維管束植物達656種,鳥類358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59種,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受脅鳥類16種。(記者 潘子璇)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