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下的安徽創新館。記者 郭如琦 攝
火熱八月,巢湖北岸,安徽創新館熠熠生輝。
2020年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考察安徽創新館時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産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三年來,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正確方向,安徽創新館砥礪奮進、勇毅前行,打出一套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組合拳”,成功探索出國內首創的展示轉化交易一體化服務模式,讓更多“創新之花”結出了“産業之果”。
展示窗口
人造太陽、穩態強磁場、量子九章……近年來,這些闖蕩科創江湖的“隱世高手”,不斷登上安徽創新館的大舞臺,向世人展示自己在合肥練就的“獨門招數”。
“我們不斷優化展示推廣功能,科技成果展品從三年前的1200余件(套)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件(套),成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最大展示‘窗口’。”安徽創新館展覽展示部主管周臘梅説。
科技成果展品的集聚數量,也給安徽創新館帶來了“大流量”。今夏,絡繹不絕前來打卡的暑期研學遊團隊印證了這一點。數據統計,7月份開始,創新館平均每天接待兩批次研學旅遊團,最多一天接待了5000人。
據周臘梅介紹,三年來,創新館累計接待社會各界參觀者近45萬人次。這座以創新為名的場館,正逐步成長為全國科創“網紅”地標。
交易市場
除了展示安徽的科技成果,創新館還承擔著另一重任: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邁向“大市場”。三年來,創新館不斷探索,加快建設“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線上線下融合的安徽科技大市場。
“我們線上上打造‘安徽科技大市場線上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長三角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網路體系,為各類經濟主體提供成果評價、交易、概念驗證、科技金融等精準對接服務。”安徽科技大市場公司董事長王倩介紹説,目前已入駐科技服務機構40多家,發佈技術服務近百個,營造濃厚的線上科技轉化氛圍。
線上、線下同時發力。三年來,安徽科技大市場還加快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的技術要素市場服務體系,全省已建設運營分市場10家,實現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全覆蓋。
王倩告訴記者,安徽科技大市場以中國(安徽)科交會為龍頭,舉辦安徽“雙創匯”、安徽科技大市場月度交易會等系列活動,構建“年度大會+季度專場+月度路演”的交易活動譜係,做到“線下月月有活動、線上天天有交易”。目前已累計舉辦線上線下轉化活動近350場,促成項目交易額近900億元。
“媒人”基地
科技成果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離不開技術經紀人做“媒”穿針引線。
2020年7月,安徽創新館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為第二批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此後,越來越多的技術經紀人從創新館走出,活躍在科技成果轉化的第一線。
王瑞芳便是其中一員。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創新館時,她還是運營保障部的員工,經過培訓現在已經成為一名技術經紀人。2022年1月,合肥市委科創委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王瑞芳被選派為專班成員,負責對接中國科大的成果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指明瞭方向。”王瑞芳説,截至今年7月,她所在的專班共摸底科技成果795項,促進新設企業60家。
據悉,2020年以來,安徽創新館共舉辦技術經紀人培訓班近20次、累計培養技術經紀人1800多名,組建省內首個技術經紀人服務團和首批4家技術經紀人事務所,開展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改革試點,出版技術轉移人才培訓教材,建立完善以技術經紀人為主體的成果徵集、需求挖掘、交易轉化機制。
要素樞紐
安徽創新館還將目光投向了合肥市外乃至安徽省外,建立起“合作+開放”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創新要素連結的大樞紐。
“三年來,我們聚焦‘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常態化開展進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投資機構、産業園區活動,主動連結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投資基金、仲介機構等,與清華大學等國內外140多家高校院所、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挖掘企業技術需求1300多個。”王倩説。
與此同時,安徽創新館還聯合發起設立長三角科技創新服務戰略聯盟、智慧財産權聯盟和技術轉移聯盟,匯聚長三角資源。與瑞士伯爾尼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共同組建中瑞生物免疫技術創新中心、斯圖加特GTC中國技術轉移中心,集聚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
就在今年7月,依託中瑞生物免疫技術創新中心,創新館對接瑞士的專家學者來合肥舉辦了國際生命科學技術應用研討會,進一步整合海內外科創資源,加快生命科學技術在安徽轉化應用。
“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推動科技成果在安徽、合肥就地交易、轉化和應用,全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助力安徽、合肥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安徽創新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陳林説。(葛清政)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