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作的穩定器”。2023年,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亳州市依託數據融合和基層幹部網格化服務,創新開展社保待遇領取和惠民政策補助資格認證“無感互認”改革,在全國率先探索並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數據共用應用新模式。全市99.53萬名群眾領取待遇“零跑腿”“無感知”“不打擾”,免申即享、應享盡享。
一、背景與起因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準”“要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保命錢’和每一筆‘救助款’、‘慈善款’。”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領取社保待遇和各項惠民政策補助的人員不斷增多,待遇保障水準逐年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但是在待遇領取操作過程中還存在惠民政策補助項目零碎交叉;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多重管理,需要群眾現場多頭“跑腿”,每年多次認證;部分人員騙取、冒領社保待遇;基層組織對待遇領取人員開展年度資格認證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成本高等問題,影響了社會穩定和惠民政策的實施效果。
二、做法和經過
(一)出方案、定規則,統一歸集數據。市委、市政府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領取各項待遇資格認證“無感互認”改革工作作為2023年度全市深化改革創新監測點和政務服務改革突破點。2023年初,市政府印發《亳州市全面推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和惠民政策補助資格認證“無感互認”改革實施方案》,創新資格認證工作方式,以資訊比對為主、人臉識別為輔、人工服務兜底的多元資格認證方式,寓認證于無形,寓認證于服務。確定數據比對清單和待遇領取“無感互認”改革事項目錄,編制數據比對工作流程圖。全市範圍內統一認證時間、認證方式和結果應用模式,實現系統統一整合、身份統一認證、數據統一匯集、業務聯動處置、應用閉環流轉。
(二)建系統、進網格、精準識別認定。人社部門牽頭“無感互認”改革平臺,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編輯認證演算法,確定48個數據來源渠道,設定43項正向數據、5項反向數據,39項強認證數據,9項弱認證數據。集合待遇領取無感互認和冒領、騙取、重復領取待遇核查兩大功能于一體,方便操作。創新將資格認證工作融合到基層組織服務中,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域聯動。全市1436個村(社區)劃分135711個網格,由熟悉人員情況的基層幹部擔任網格員,借助“四個一”開展敲門行動,即到群眾家中見一次面、聊一次天、登記一次資訊、收集一批問題,突破大數據盲區,找到生活軌跡弱的待遇領取人員。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對行為數據進行“量化組合式”資訊比對,準確掌握待遇領取人員的生活狀態,綜合分析確認待遇領取資格,輔以人工核查資訊,對待遇領取人員實現精準認定,確保待遇繼續發放或及時停發。
(三)優服務、轉作風,數據共用復用。採取數據資訊“比對辦”、人臉識別“自助辦”、櫃檯服務“窗口辦”、社會化網點“就近辦”、參保單位“協助辦”、特殊群體“擔保辦”、短信服務“提醒辦”和人工到府“兜底辦”多種方式,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無感”完成領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補助資格認證。整個過程無需主動申請、無需來回跑腿,全程可查可追溯。教育、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10個部門依託“無感互認”改革平臺,通過數據共用、精準供給、定向推送、智慧處置的方式,實現22個待遇領取事項資格認證結果互認復用。
(四)多渠道、嚴監管,強化風險防控。“無感互認”改革通過數據高速運作,實時對待遇資格資訊進行精準分類,及時生成認證結果,有效避免待遇冒領情況的發生。一是提供申報待遇停發功能,群眾通過手機登錄“無感互認”平臺,自助提交待遇停發申請,足不出戶解決“不想騙”問題。二是通過數據比對,靶向確認死亡人員名單和重復領取待遇人員資訊,村(社區)幹部到府核查,最終確定待遇領取資格,解決“不能騙”問題。三是村(社區)按月報送轄區內疑似喪失領取待遇人員資訊和最終確認名單,解決“不敢騙”問題。四是堅持“打防控建”並舉,圍繞“不想騙、不敢騙、不能騙”,加強法治宣傳、資訊發佈、風險提示、案例剖析,制定舉報獎勵辦法,暢通群眾反饋渠道,築牢“跑冒滴漏”“防火牆”,維護社保基金和財政資金運作安全。
三、成效與反響
《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社會保障》《安徽日報》《安徽法制報》等媒體多次對該項做法進行宣傳推介。2023年4月,安徽省人社廳將亳州市“無感互認”改革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應用。
(一)資格認證更精準。“無感互認”改革匯集24個部門48個渠道的1863.38萬條數據。通過數據比對,關聯待遇領取人員出行、學習、就醫等生活軌跡資訊;結合多角度行為數據分析,識別待遇領取人員生存狀態;基層幹部通過走訪慰問形式,面對面核實領取人待遇資格。實現待遇領取“免打擾”“零參與”,認證率98%,達到了識別精準、認定精準,可持續、易複製、能推廣的目標。
(二)待遇領取更便捷。“無感互認”改革讓99.53萬人待遇領取由“群眾自證”變“數據佐證”,認證方式由“坐門等人”變“數據服務”“到府服務”,認證週期由固定時段變動態遞延,實現了“多頭跑腿”變“數據跑路”的目標。解決了過去認證3分鐘,跑腿“一整天”的困擾,群眾“跑腿”越來越少、服務越來越暖、體驗越來越好。
(三)資金運作更安全。“無感互認”改革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數據網格同步”“齊抓共管同治”等多種方式,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全覆蓋的監管體系,為打擊欺詐騙保、套保或挪用貪佔各類社保資金的違法行為提供了有力“武器”。在實現社保基金和財政資金運作安全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高品質發展。
(四)基層管理減負擔。“無感互認”改革後,通過大數據比對,只需對無生活軌跡又未進行自主認證的預警人員開展人工認證,大大提升了工作質效,大幅度減輕基層幹部工作負擔,同時也節省資格認證主管部門的行政運作成本,解決過去“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老大難”問題。通過基層幹部走訪慰問等暖民心局舉措,靶向走到群眾身邊,傾聽心聲訴求,讓群眾在“無感”中完成待遇領取資格認證,讓基層管理服務由“能辦”到“快辦”,把老年人的“煩心事”變成了“暖心事”。
(責任編輯:君君)